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书法 >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名人书法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是东汉初期的一块摩崖刻石。原在陕西褒城县(今勉县)北石门谷道中,1971年国家兴建褒水大坝时,将该摩崖移至汉中博物馆保存。

    该刻石刻于汉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63-66年),记述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之事。此刻通高270厘米,宽220厘米,四周有凸出的边子,呈不规则扁方形。现存有97字,字径9-16厘米,凡三列16行,每行刻5至11字不等。有文无题,历来都以其文义命名,有《开通褒斜道刻石》、《汉中太守钜鹿都君褒斜道碑》等名。据记载,最早发现该刻石的是南宋晏袤,当时还刻释文其旁。之后又被苔藓所封,不为人知。直至清代的毕沅才重新发现。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要比《石门颂》早一个世纪,处于汉隶由篆书演化成形的时期。因此,它更具有西汉时期隶书的神韵,古朴自然,并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杨守敬在《平碑记》中作了这样的评价:“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以摹拟,此之谓神品。”所谓神品,即“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

    全篇字形的长短广狭,参差不齐,构成了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虽然结构大都趋宽扁的方形,间以正方与长方,但是这种劲利的直线与方折的梭角充分显示出力度与气势。而且,扁宽的字形,字势向横向拓展,显得宽博开阔。即使是方形的字,四角撑满,外轮廓的茂密与结构内部的空灵,都给人以丰满、粗犷、开放的感受。还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形结构的一些笔画恣肆伸展,如“平”、“道”等字笔画的处理,使字的重心与疏密都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书势的动态。这些不合常规比例,却以粗糙、简单、稚拙的形式展示出极其生动活跃的力量,正是“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的结果。

    同时,这块摩崖刻石在线条上也颇有特色,全文都用一分书写成,粗细变化不大,简洁明快,而且线条较为平直,没有波磔和“蚕头燕尾”,笔法较为简单,这些都是小篆笔法的孑遗。然而,该石刻的线条的妙处,在于直中有曲,在直线中隐含自然多变的曲线,这正是构成它整篇字形方整、线条平直而不板不滞和活脱飞动的重要原因。这些特点对后来《石门颂》、《杨淮表记》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都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中的“永平六年汉中郡”和《石门颂》中的“刾过拾遗,厉清八荒”相比较,就可看得很清楚。《石门颂》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放逸飞动,使线条更加复杂变化而已。

    尽管该刻石剥蚀严重,但因为它开辟了汉隶放逸浪漫的一派,因此一直受到书家的广泛重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