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卷
【简介】:
元·趙孟頫書於大德四年(1300)。紙本。行書。29.5×192.6cm。後有倪瓚跋。天津藝術博物館藏。刊於《中國美術全集·宋金元書法》、日本《中國書道全集》(六)。
【赏析】:
趙孟頫是元朝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從這篇行書《洛神賦卷》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趙的行書師法二王而自立門戶。其書作風流飄逸,獨步一時,其用筆、用墨、行款、佈白,盡得二王之妙。通篇佈白面積頗大而無過於稀疏之感,却使人越發感到淸秀可愛。在這裏,我們可以悟到“計白當黑”的眞諦。
趙翰墨功深,天資聰頴,非常人可比。有些表面看去似漫不經心之處,實爲深厚功底的自然流露。在線條輕重的處理上,不落窠臼,小心佈置,大膽落筆,出乎讀者意料之外,收效作者預期之中。例如“厲”、“危”二字的長撇,寫得特別粗重。這樣處理,不僅沒有使字失調,反而使這一特別粗重的撇成爲支撑該字不致傾倒的砥柱。再如“或”、“戱”、“神”、“則”諸字,却又各有一筆寫得特別纖細而挺拔。這種十分大膽的處理,又給人以“立木支千斤”的遐想。縱觀通篇,洋洋灑灑,妍麗秀潤,運筆酣暢溫潤,結體寬博縝密,風貌婉媚遒麗,使人感到輕松、優雅、恬靜、淸秀。從美學的角度看,該卷呈現給人們的,基本上是陰柔之美。
趙孟頫的書作自成一家,被稱爲趙體,他的書法作品,和他“用筆千古不易”的理論,在書界均頗有影響,然其“不易”之論似失之偏頗,其書風亦稍嫌苒弱—過去,已有不少人曾多次把這一點和趙於元被召、甚見親重聯繫起來進行批判,似也有些牽強—請看,入淸官拜禮部尙書的王鐸,也算是個“貳臣”了,其草書不照樣寫得筆勢翻騰、夷險交輝、氣勢磅礴嗎?足見,拿這類形而上學的觀點來評價“書”和“人”的方法,是靠不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