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體書訣册
【简介】:
明·豐坊書。紙本。楷、章草、篆、隷、草、狂草六體書。凡一百零七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一千零四十四字。共十四開。第一開25.6×25cm,第二開25.9×31.9cm,第三開25.4×27.7cm,第四開25.2×30.7cm,第五開25.3×27.5cm,第六開25.4×31.7cm,第七開25.5×28.1cm,第八開25.4×31.9cm,第九開25.5×31.6cm,第十開25.5×27.8cm,第十一開25.5×28.9cm,第十二開25.5×30.1cm,第十三開25.5×29.6cm,第十四開25.5×30.3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十九),載入台灣《故宮書畫錄》卷三。
【赏析】:
明朝書壇人才濟濟,群芳爭妍,豐坊可謂風流才子。他十三歲就妙語驚人,不但博學攻辭,擅長書法,各體並能,並對書法藝術的執筆、運腕有着獨到的研究。
此件《各體書訣》墨迹,首先給我們的感覺是:結體精嚴、點畫飛動,血肉豐滿,觀之耳目一新。“雙鈎懸腕,讓左側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後,此古人所傳用筆之訣也。”豐坊用其作爲《各體書訣》的開埸白,並付諸於書寫的實踐中,其小楷用筆時不避側鋒,有時收筆不回,構成瀟灑自然之勢。筆畫於瘦硬中見柔和,以圓筆爲主,偶而兼用方筆。結體於古拙明秀中求嚴謹,俊媚內見遒勁,極富風采,與同時代其他作品相比,鶴立鷄群,有明顯的個人風格,眞乃是有明一朝不可多得的小楷珍品。
豐坊的章草,却取法於晉人索靖的風範。由於他有着實的楷書功底,對古人法帖潜心研習,心領神會,觸處成妙。在臨習中處處體驗用筆、運腕的感覺與要求,熟能生巧,自然。即使在無意中也能充分做到情趣盎然。綜觀整幅章草部分,有一股銛利氣勢。無拘無束、一氣呵成。橫畫以直落點起筆,一般向上取勢,筆畫疏密有致,遙相呼應。偏旁配合隨機生態,特別是率意的一捺,在章草中時有獨到表現,恰恰是這富於個性的一捺,鋒銳果斷,饒有隷味,爲作品增添了無窮的“天眞”感,縱橫不羈,大有渾古之氣。
豐坊《各體書訣》中的玉箸篆特別精采。曾謂“古大家之書,必通篆籀,然後結構淳古,使轉勁逸,伯喈以下皆然。”由於玉箸篆有較明顯的特點如圓潤婉轉,筆畫豐腴,從頭至尾粗細匀等,藏頭護尾,鋒芒含而不露,所以豐坊才會有“結構淳古,使轉勁逸”的領悟,在書寫中把握得如此自然精到。我想這也與他長期苦學鑽研筆法、重視運腕技巧有着密切的關係。用筆精到,筆力遒練,極具筋骨是豐坊篆書給後人留下的大致印象,它給人一種勁健、典雅的藝術享受。
豐坊的隷書在結體上以長方取勝,一破前人隷書的法規。而在用筆上却含有篆籀遺貌,結體古拙、舒展巧妙,秀麗多姿,疏密搭配得當,有豐富的節奏韻味。寫小隷書容易產生拘謹感。豐坊着意把字形拉長,合理經營總體效果,稚拙情趣躍然紙上。不過,由於習慣於以行草筆致寫隷書,用筆偏於輕捷而有生疏之感,然其格調也還局限於宋元以來的近世趣味,故在諸體書中還不算上乘。
行草書是豐坊最拿手的一種書體。他匠心獨運,將篆書逆鋒藏頭的運筆方法融於草書中,使書法線條顯得圓轉、運筆嫻熟,灑脫而又剛勁挺健,粗細變化幅度較大,節奏分明、氣勢連綿,基本上繼承了元人鮮于樞那種強健而富於彈性的用筆遺風,又具備了同時的文徵明書法的某些點畫特徵。
遍觀《各體書訣》,在對豐坊書法作品進行欣賞時,除了從結構、用筆形態、神韻、意境中獲得直觀的美感和啓發外,更可以從其書法理論上進一步領悟他的藝術追求所在。作爲書法藝術的高層次欣賞,不僅要求作品在形式感上有較完美的審美體驗,更需要在思想上、意蘊上有充沛的美的展現。《各體書訣》兼創作與理論二美於一身,它提供給我們的啓示與感受是很豐富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