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卷第二
【简介】:
該卷書於西魏時期大統十一年(545)以前。黃麻紙質。首闕尾全。存四百四十七行,行十七字。每行高19.2cm,寬1.65cm。736×24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解放後入藏甘肅省博物館。《敦煌遺書書法選》、《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曾予介紹。
【赏析】:
北朝寫經中,技巧、形式雷同者多,自成一格。但是,在書法水平和藝術表現內涵方面躍然豁出、雄視千載書壇的佳作,還不算太少,《賢愚經卷第二》即是其中之一。就作品的氣象而言,氣字軒昂、從容大度、瀟洒自信是它的精神所在。作品結體略呈橫勢,但由於橫畫大角度的斜向仰伸,遂使其形勢聳側偉岸,而沒有因結體的橫勢使之有絲毫的壓抑侷促;同時,由於橫畫起勢綿長,與肥厚凝重的捺法相呼應、平衡,使得整體的字勢縱橫捭闔,開放外向,力與勢伸入、充溢着二維平面空間,有着納須彌於芥子的恢宏和混天地萬物爲一體的氤氳。其筆法以韌、勁、厚、重爲質,以迅疾奔放、堅實舒展爲神,細則如銀鈎鐵畫,粗則如磐石安穩,乍細乍粗,乍圓乍方,《書譜》所謂“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的創作境界和傳衞夫人《筆陣圖》所謂“多力豐筋者聖”的形式美感,本作品足以當之。
我們還不淸楚蘇東坡書法風格是否借鑒於此,但這并不重要,我們要指出的是二者間在神韻上的相通之點。所不同的,東坡書法有着更多的適意足意,《賢愚經卷第二》恰恰缺少了這麼一點趣旨,這也許正是書家與經生手的創作心態與強調表現方面的不同擇取、不同境界之所在吧?不過,東坡在技巧和形式上主張“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美感,《賢愚經卷第二》還是具備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王雙虎等造像記
下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