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静坐图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作品赏析】:
明清两代的文人画家,常常在山水画创作中领悟禅宗的意境和理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主观意绪与“纤尘不染”的自然山川冥然神会,在作品中表现出“闲和严静”,简淡趣远的情韵。《山堂静坐图》即是这类作品中颇有代表性的一幅。画家用清秀的笔墨和鲜丽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优美环境:空山寂寂,翠色拂人,晴岚湿润而苍郁,仿佛一阵细雨刚刚洒过,深山翠谷之中显得那么凉爽清明。山前杂树成林,清泉淙淙流过。临溪草堂之上,一位隐士独坐凝览,沉湎于自然景色之中,尽情吮吸山雨初霁的清新气息,其安详闲适、欣然自得之情可以想见。真所谓:“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境地。画风平淡清丽,山石用浅墨湿笔线皴,形如麻线下披,又似细流冲出的纹路,平行之中略呈交错,笔墨松动,浓淡变化自然。在淡淡的石绿罩染之下,显得明快透亮,与扇底的金色交相辉映。杂树于统一中求变化,枝干一律中锋勾剔,古拙凝重,墨点、色点、夹叶等不同画叶方法求得错综变化。松灵隽水的笔墨、鲜润明丽的色彩及诗意飘忽的意境,使这件山水小品具有不寻常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卞文瑜,字润甫,号浮白,苏州人。擅山水,风尚近苏松一派。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年(1671)仍在。
明 卞文瑜 扇面 金笺本设色 藏上海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仿子久禹玉二卷山水图
下一篇:华岳高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