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鍔墓碑銘稿
【简介】:
元·趙孟頫書於延祐六年(1319)。紙本。行楷書。竪37.2cm。京都陽明文庫藏。刊於日本《書道全集》(十七)。
【赏析】:
《仇鍔墓碑銘稿》字體爲楷書,略帶行草味。從此稿書法可以看出,作者筆法、結體已極其嫻熟,達到了爐火純靑的地步。用筆圓潤豐滿,使轉婉暢,結體俊美靈秀、匀稱優雅,字裏行間透露出風韻綽約的美感,使人百看不厭。細而分析這件作品,作者落筆露鋒斜切,手腕有力,筆畫挺健厚重,又極靈動。轉折提按分明,筆畫之間連帶自然。結體舒展大方,偏旁部首之間安排十分得當,上下、左右疏密、收放極爲適宜,字形多呈方形,其大小應筆畫繁簡而變。在神采上,作者追求一種具有節奏、韻味的美感,使人感到淸秀、靈動,如一泓淸水,又如一群新雛,生氣勃勃,散出靑春的氣息。
趙孟頫的書法對後世影響很大。其書法以遒美秀逸著稱,然而對他的書法歷來褒貶不一。褒者認爲,趙孟頫書法追二王筆意,求晉人氣韻,使書法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再者趙體用筆精密秀潤,結體自然舒適。學趙體不易犯歐書刻板、顏書臃腫、柳書僵硬之病。趙體作爲一種“中庸”書體,爲大衆所接受,其間反映出廣泛深刻的社會認識基礎。貶者認爲,趙孟頫書法過於纖麗華藻,缺少個性,學趙體容易沾庸俗之氣等。
從歷史的角度看,趙孟頫所處的時代,正値元朝建立不久。一方面是一大批漢族文人被元朝收納,爲元朝統治服務。這批人往往缺乏明顯的反叛個性,藝術上較多嫵媚之氣。趙孟頫即是當時書壇這種書風的代表。另一方面,這批漢室文人渴望恢復漢人傳統文化,以委婉的方式抗逆元朝,在書壇上的表現是力追晉人鍾王之風,尋求書法之淵源,趙孟頫又即是這種追求的傑出倡導者和實踐者。趙孟頫在這種複雜、特定的環境下形成了自己的書風。其間必然包含了上述兩個性格。所以,當我們欣賞、評析趙孟頫書法時,要從歷史的觀點去分析。僅僅視《仇鍔墓碑銘稿》爲得爲失,都難以把握它的眞實風格含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