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書院記册
【简介】:
元·唐元書。紙本。隷書。凡三十九行。除第三十八行爲五字外余皆每行九字,共三百四十六字。凡四開,第一開22.5×23.9cm,第二開22.7×22.6cm,第三開22.6×22.9cm,第4開22.7×22.9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今載《故宮書畫錄》卷三。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十七)。
【赏析】:
一般說來,元代時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很難觀賞到兩漢刻石,同時,隷書作爲文字的便用也早已成爲過去,並且也很少有人專門去學習和研究,因此,人們對於隷書的認識不免就流於膚淺淡漠了。如果說元代人對於隷書還有些許印象的話,那也僅僅是所謂的蠶頭燕尾、波挑輕飛了。所以,那時的人們在書寫隷書時,往往忽視了隷書本身的規定性,諸如間架、用筆等,而只是在近乎楷書的書體上強調、誇張一下波挑,權作隷書。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在元代的隷書作品中發現許多,即使是元大家趙孟頫的隷書也不例外。
《紫陽書院記》也是如此。作品中明顯地暴露了許多問題,如間架的取勢右肩聳起,起筆運用側落,轉折提按過度,都顯示出楷書的痕迹。如果說在楷書中略帶隷意能使作品的氣息更加古厚的話,那末,隷書中雜有楷意則反而會使作品顯得單薄而輕靡。况且,作品中出現了許多千篇一律、毫無變化的波挑,使作品更加簡單無味。雖然作者也曾絞盡腦汁,在字體上運用了許多異體字和古體字,以求作品豐富和增強古樸之趣,然而却適得其反,使作品有一種故弄玄虛、華而不實的做作感。
然而,盡管此作不甚佳,但却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書法史上的敎訓。通過這個敎訓我們可以明白書法創作與傳統學習之間的必然聯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