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盧寬碑
【简介】:
唐永徽元年(650)立。李義府撰,無書人姓名。正書。三十二行,行六十九字。額篆書“唐故特進芮定公之碑”九字。在陝西醴泉西谷村。日本《書道全集》著錄。
【集评】:
明趙崡《石墨鐫華》:“正書精健有法。”
【赏析】:
豆盧寬碑刻於唐永徽元年,書法精健,惜其碑碑文磨泐甚,文字多所漫漶。且無書者姓名。
其碑額“唐故特進芮定公之碑”九字較爲淸晰,其文爲篆書,體勢方正乃承漢篆遺意,用筆圓暢有石鼓文遺風,莊重整肅,筆力穩健。
碑文佈局合理,行距適宜,用筆一點一書技法嫻熟,極盡變化之能事,如點法“於”字的左下二點,第一點起筆藏鋒,頓筆後鋒轉向左,輕提出鋒,出鋒處有游絲與第二點的起筆相連,第二點順勢露鋒入筆,頓筆暗轉回鋒收筆,有蘭亭意趣。“城”字右上點呈“三角形”向左下顧盼,與提土旁成呼應之勢。“旌”字的左上點,起筆、收筆均爲露鋒,如高空墜石,給人以跳擲之感,不同的部位,姿態各異。橫、竪起筆也有藏、露之分,如“松”字“木”旁的橫、竪均爲藏鋒起筆;“霜”字的“木”部橫畫起筆爲露鋒輕入筆。通篇筆畫,輕、重、緩、急一招一式,淸淸楚楚。結字筆畫間距疏密適中,舒展大方,相迎、相背盡得其勢,如“秘”字“禾”旁的右側下部一點與“必”旁左側一點的位置相衝突,此乃是秘字結體較難安排處,但書寫者只點了一點,讓二部共用,隔筆取勢,避就巧妙,使之渾然一體,“薨”部下部的“死”字本相背之勢,但書寫者使其“歹”部的點,與“匕”部的“丿”點鋒芒相向,遙相呼應,因之脉絡得以貫通。此碑雖不知書者爲誰,但其用筆抑、揚、頓、挫,結體的伸、縮、聚、放無不應規入矩,揭示出書者訓練有素,唐人尙法,始信不謬。
孫過庭書譜云:“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馳騖沿革,物理常然”,由於唐王李世民的喜愛與提倡,風流妍美之書遂爲唐朝正宗,此石勁練淸挺,遒勁婉麗正與此合,然雖勁練而略顯疏瘦是否磨泐過甚使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