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前赤壁賦卷

前赤壁賦卷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宋·蘇軾書。紙本。行楷書。23.9×258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二)。

【集评】:

    明文徵明跋:“右東坡先生親書《赤壁賦》,前缺三行。謹按蘇滄浪補《自叙》之例則亦完之。夫滄浪之書不下素師,而有極愧糠粃之謙。徵明於東坡無能爲役,而亦點汚其前,愧罪又當何如哉!”明董其昌跋:“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爲極則。”又《畫禪室隨筆》:“坡公書多偃筆亦是一病。此《赤壁賦》庶幾所謂欲透紙背者,乃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眞迹在王履吉家,每波畫盡處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傳耳。嗟乎,世人且不知有筆法,况墨法乎。”淸吳其貞《書畫記》:“淸健秀媚,似顏、柳二家。”淸吳承澤《庚子消夏記》:“《赤壁賦》爲東坡得意之作,故屢書之。此本小字楷書,尤有精彩。”

【赏析】:

    如果說蘇軾之書較多地出現過偃筆,那麼此賦卷人們發現他全用正鋒。鋒正力勁,欲透紙背。然而,這些力都收斂凝聚在筋骨裏,只讓人看到寬博的外貌,正如淸乾隆稱東坡書爲“純綿裹鐵”。當然,這種力往往又從字裏閃爍出來,就像寬博的外貌中時而有神采奕奕的目光在流觀顧盼。

    《前赤壁賦》是靜穆的,那洞簫聲使這種靜穆顯得更深沉;《前赤壁賦》又是闊大的,江山風月使這種闊大顯得更虛靈;《前赤壁賦》又是深邃的,那人生哲理的參悟使這種深邃顯得更無窮;《前赤壁賦》又是典雅的,那種胸無雜物使典雅更爲凈化。這種文境選取哪種書風最爲吻合?也許蘇東坡有過猶豫,有過深思,有過抉擇。蘇軾用一種較豐腴、較規正的行書,筆圓而韻勝,沉着而痛快地表達文境,識其妙者則可以更深一層認識此賦卷之精神,理解蘇軾之審美心理。

    

    董其昌曾讚此賦卷“是坡公之《蘭亭》也”,此可謂深賞者,然而簡潔得類似一句格言。我們旣已有上面論述,現在又可開掘其中意蘊。其一,王右軍之《蘭亭》那種詩情畫意的文境與哲理,《前赤壁賦》與之相比眞有十分相像的地方,對於人生的參悟,使兩顆心超越歷史時空而溝通;其二,王右軍之《蘭亭》詩:“仰視碧天際,俯瞰渌水濱。寥闃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不僅表現了他的靈魂,還表現了他的人格,而蘇東坡的胸襟廣闊,風流倜儻的性情也與羲之有相近的地方;其三,王羲之的《蘭亭序》將他的風神瀟灑,不滯於物,在行書中表現出來,情馳神縱,超逸優游,而蘇軾的人格情性也在此賦卷的行書中顯露出來。然而,畢竟王羲之與蘇軾兩人所處的時代環境不同,王羲之那一時代的玄理的辯論、人物的品藻、淸談的風氣、事外有致的神韻已不可能在宋這一時代再現。因此美學家宗白華深刻地揭示過:蘇、黃、米、蔡等人的書法也力追晉人蕭散的風致,但沒有晉人的自然。董其昌聰敏過人似也已感到這點,所以又說出一句話:“此書《蘭亭》之一變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尊文帖

下一篇:歸去來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