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帖
【简介】:
金·張天錫書。紙本。行書。凡九行,共六十五字。23.9×22.5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二十九)。
【赏析】:
在充滿着悖論和陷阱的書法分析中,莫過於形式與內容之間的矛盾難以糾纏淸楚,論者與讀者無不迷惘於此。在內容的限定上,至少有兩種比較明顯的特點:一種是把內容看作是書寫的文字內容,另一種則是把內容當成非文字的形式內涵。我們當然無暇在這裏辯證論析,僅想就張天錫的書寫內容與其書法內涵之間那看似表面的,實則異常有趣的聯繫述說一二。
天錫書寫了這樣二段詩:
“自君之出矣,妾身同落葉,思君如子規,啼處皆成血。自君之出矣,鸞鏡不曾拈,思君如淸霜,偏向五更嚴。”以一個女人撕心裂肺的對情郞思念的情詩作爲書寫的文字內容,我們姑且勿論其詩的格調如何,單看選取的角度,便可見作者情縷心緖了。
當然,畢竟不是對詩的解析,我想更主要的還是放在書法上。
爲什麼會使我們在書法的分析上能聯繫到詩本身的內容呢?這看來存有某種必然的因果關係。
毋庸置疑,張天錫的書法分明契合了那情眞意摯的詩境了,不然的話爲什麼會有如此玄妙的聯繫呢?
從書法的意象上來看,這幀詩册也沒有什麼出奇制勝的地方。正如書史載云:張天錫“草師晋宋”這裏面明確地露出晋的技巧與宋的意味。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一種選擇吧!我想應當更多地從創作的經過與思想情緖的理解上去進行這種審美體驗一內在模擬可以使我們獲得一種與作者類似甚至於同等的感受。深入體察那在灑脫中帶着凝重,流動中富於變化的筆致,旣不是墨線一瀉千里的情感宣泄,也非點劃遲澀的中懷抑鬱。情緖隨筆鋒的緩靜行進而幻化。這種節奏是情緖的還是技法的呢?我想如果從內容上來看,應當更偏重於情感的導引。當我們面對着如此的書法意象,誰又能眞正地做到無動於衷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