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月帖
【简介】:
宋·蘇軾書。紙本。行書。23×17.7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續編》著錄。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十)。
【赏析】:
王履道曾云:“世學公書衆矣,劍拔弩張,驥奔猊抉,則不能無。至於尺牘狎書,姿態橫生,不矜而妍,不束而嚴,不軼而豪,蕭散容與,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從用之星,紆餘宛轉,纚纚如縈繭之絲,恐學者所未至也。”我們很佩服王履道的敏銳的審美眼光,那種豐富且細微的審美感受,那種啓人心志的審美聯想,以及詩一般的語言。蘇軾的《寶月帖》就是一幅尺牘狎書,欣賞此書,確實能感受到王氏所言的種種美感。
如果說此帖首兩字“大人”尙未處於一種創作的沉酣狀態,那麼從第三字起一直到末一“首”字便是心手雙暢,興到筆隨。每個字或如一人,姿態各具,皆以筋骨立形,皆以神情潤色,靈變無常,務於飛動。蘇氏耀其鋒芒的用筆很多,在轉折處呈圓筆的很多,筆畫中的粗細變化很多;加上每個字結體較緊結,字與字之間又有幾處大小錯落,確實是從用筆、結體到佈白都顯示出一種姿態的橫生。這幅法帖還不僅在於生動的姿態,而進一層則把這些都貫串起來,以行氣貫串,以氣脉貫串。我們應特別注意到字與字之間的關係。蘇軾此幅中在每字行將結束時大抵都向左下輕輕地一甩筆,便留出一游絲,勾連着下面一字;或者上字末一甩筆僅露出一些鋒尖,下字第一筆呈搭鋒也僅僅露出一些尖鋒,然而似斷實連,頗見情致。
《寶月帖》筆法精嚴,但不拘束;姿態妍媚,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無法之間。其實,他對晉唐各大書家的造詣,皆有極深的體察,聞見旣廣,又勤於練習,更加以天縱之資賦,忠義浩博之胸懷,與其心所悟、目所遇、手所追,融貫一氣,故能得心應手。另一方面蘇軾作書講究自我發揮,寫人性情,因此不作形態的奴僕,而求精神之流露。這幅尺牘鋒芒畢現,字態妍媚,行氣流宕,眞如其人之風流倜儻。黃庭堅曾云:“余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幅雖僅四行四十二字,但是確能感觸到筆墨之間的鬱鬱芊芊的學問文章之氣。蘇軾的蕭散的性情和學問文章之氣在這幅尺牘中得以充分的發揮和表露,再一方面,此幅行距爲字距的二倍,行款疏朗,與蕭散的風神相和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