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好詩並序
【简介】:
唐·杜牧大和八年(834)書。墨迹本。麻紙本,四接。行書。四十六行,三百二十二字。28.2×162cm。前隔箋有宋徽宗泥金書簽“唐杜牧張好好詩”。曾鈐有“淸燕齋”、“嚴氏書畫之印”,“乾隆”、“嘉慶”、“宣統御覽之寶”等鑒藏印。曾經宋宣和內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淸梁淸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宣和書譜》、《平生壯觀》、日本《書道全集》等著錄。上海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有影印本。
【集评】:
明董其昌《容台集》:“樊川此書,深得六朝人風韻,余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牧之,亦名家也。”明顧復《平生壯觀》:“牧之此詩,紙墨頗佳,書欲成舞。”淸吳升《大觀錄》:“筆法厚重,有唐明皇《鶺鴿頌》姿態。”淸楊守敬《學書邇言》:“疏散不立格,然自是別裁。”
【赏析】:
唐代行草書都以行筆運動的流暢、肯定爲基調,《張好好詩》却離開了這條線索,以致在唐代書法中似乎找不到它適當的位置。
《張好好詩》用筆不細緻,但在線條轉折處,却使人感到那些大動作—控制筆鋒的基本要領,是被作者十分小心地去完成的。例如,線條彎折處的弧線因此而變成有稜有角的折線—這使人想起電影中的慢動作鏡頭。字結構也不精緻,熟悉王羲之系統行書風格—如《聖敎序》—的人們,很容易指出它衆多的失誤,然而不能否認,在大輪廓上—也就是在一種遠距離的審察中,它很好地把握了王羲之字結構的神理,而這種細部的偏離,倒使它避免了一種模仿之感,同時大效果的相近更使人們欣賞時心理上又不致失去前代傑作的支持;章法上,由於各字筆畫不相聯屬,局部看來連貫性不強,但就整體來看,各字的連接、空間節奏的變化,都自然而流暢。—總之,細部的疏略與宏觀上的精到,成爲這件作品引人入勝之處。
前人稱這件作品“深得六朝人風韻”(董其昌)。由於筆法的起止推移沒有被完全包裹在線條內部,因此它成爲理解唐人與晉人筆法傳承的重要資料。一九六七年,新疆出土的“論語鄭玄注殘卷”是一位九歲的孩子所寫的,但某些筆畫圓滿厚實,絕非後代書家所能做到。這裏反映了一個時代通行的用筆習慣對技巧的影響。
《張好好詩》的某些筆觸(如“沈”字右上、右下角的折筆),使我們聯想到這件殘卷。兩者的聯繫提醒人們注意,一件獨創性作品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這個時代所提供的支持。《張好好詩》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傑作,但是對於唐人來說未必如此。這件作品雖經《宣和書譜》著錄,但直到明末,由於董其昌的推崇,才爲世人所重,近八個世紀的沉寂,收藏者的珍秘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是不是也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原因:在唐人墨迹還很容易得到的年代(如五代至北宋),人們感到杜牧對技巧的把握並未超出唐人一般水平,而僅僅停留在對前人並不熟練的摹仿階段?—這種看法未必公允。這件作品精神上的獨特性是那樣明顯。歷史的距離感使我們能更爲凖確地判斷一件作品在藝術史上的價値。當然,事情的另一面是,由於我們時代的風格和審美理想已成爲審美感受潜在的背景,我們容易誇張另一個時代輕而易舉地獲得的東西的獨創性。或許,一位賞鑒者不妨像庫恩那樣,有時也學着從那個時代所給予的認識基礎和感受基礎出發,重新進入作品,從另一個入口進入作品,在另一幅背景前展開我們的審美感受。(庫恩:《必要的張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