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黃庭經卷
【简介】:
明·祝允明書。紙本。楷書。凡六十三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九百七十四字。22.3×73.2cm。《石渠寶笈三編》著錄,今載《故宮書畫錄》卷一。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五)。
【集评】:
明王穉登《處實堂集》:“此卷爲祝京兆晚年所書,不必點畫惟肖而結構疏密轉運遒逸神韻具足,要非得書家三昧者不能。第令右軍復起,且當頷之矣。”又,“古今臨黃庭經者不下數十家,然皆泥於點畫形似,鈞環戈磔之間而已。……枝山公獨能於榘矱繩度中而具豪縱奔逸意氣,如豐肌妃子著霓裳在翠盤中舞,而驚鴻遊龍、徊翔自若,信是書家絕技也。”
【赏析】:
在學書的過程中,每人都會碰到臨摹這一程序,那麼在臨寫過程中是亦步亦趨,抑爲從中化出“自我”來呢?辯證地說,這應該成爲一個過程中的彼此繫聯的兩個層次:應該從亦步亦趨的形似中進而得其精神,從而化出“自我”來。胡小石云:淸伺紹基臨《張遷碑》二百數十遍,最後盡化張遷爲道州。這就是從亦步亦趨的臨寫低層次昇華爲自我精神流露之高層次。而祝允明則可以說是書法史上又一個先於伺紹基的臨寫者的傑出榜樣。他在臨寫此經中,已達盡化《黃庭》爲希哲的境界。祝允明所臨,在形這方面說頗具榘矱繩度,於點畫鈎環
戈磔之間得其似。如:“玉”字點的位置偏上(見祝臨書第五行),“高”字上半部偏左(見第四行),甚至“固”字小而偏於側間(見第五、六行間),祝氏都一似原作。但形上也有變化,如原“出”字上小下大,而祝氏書上大下小(見第三行“出”字),又如第二行四個“有”字,向左一撇均較原作爲短。然而祝允明不惟點畫形之肖,而是臨寫中表現了自己的情性。被褚遂良定爲王羲之書的《黃庭經》表現出一種遒麗溫潤之美感,而祝氏所臨則在用筆的轉換、結構的疏密上的微妙變化中透露自己的豪縱奔逸意氣。王伯谷說得伺等精采,祝氏所臨此經,“如豐肌妃子著霓裳衣,在翠盤中舞,而驚鴻遊龍,徊翔自若,信是書家絕技也”。讀者可以從這詩一般的語句中去妙悟祝氏臨《黃庭經》的諸多審美情趣—墨彩、力度、造型、神情、氛圍,構成美的意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