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居攝二墳壇刻石

居攝二墳壇刻石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又名《孔子墓前石壇刻文》、《孔林墳壇石刻二種》。一稱《祝其卿墳壇刻石》,一稱《上谷府卿墳壇刻石》。新莽居攝二年(7)二月刻。相傳原在孔子墓前,淸雍正十年(1732)移置孔廟。現仍在山東曲阜孔廟。兩石均篆書,字體酷似。《祝其卿墳壇刻石》據淸王昶《金石萃編》記“橫廣七寸八分,高六寸。”四行,十二字。《上谷府卿墳壇刻石》據淸王昶《金石萃編》記“橫廣五寸五分,高六寸五分。”有翻刻本。人民美術出版社《秦漢石刻的篆書》收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集评】:

    淸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篆法古婉曲折,筆畫多寡隨勢爲之,不拘於縱橫方格也。相其手筆,在漢篆中超出《嵩山少室》、《開母》二石闕之上。周鼓秦刻而後,此爲後勁。”康有爲《廣藝舟雙輯》:“碑體皆方扁,筆益茂密。”徐樹鈞《寶鴨齋題跋》:“篆畫古勁”。

【赏析】:

    隷書自漢初發展起來後,逐漸取代了篆書的地位,這種趨勢在文、景帝時就很突出,到了武帝以後,特別是西漢末,則更明顯地看出篆書衰落的迹象。其標誌,不僅是篆書作品的數量大大减少(社會上已很少使用篆書),更主要的是其面貌與精神的改變。這種篆書解散了秦篆原有的書寫模式,摻進了一些隷書的用筆方法和表現形式,使作品較秦篆活潑過之,而嚴謹、貫通則不足。居攝墳壇二刻,正是這個階段中的此類作品。從用筆方法上看,它確也豐富了許多,例如中、偏鋒,藏、露筆,甚至於頓、挫法,也偶爾用之。這在篆書書法創新的嘗試中,似也無可非議,但從篆書的本質要求上,此二刻則失去了圓而厚、勁而健、密而通的藝術精神。淸方朔在評它們時說:“篆法古婉曲折……周鼓秦刻而后,此爲後勁。”此論似有欠妥之處。秦漢作品,傳世較少,故多寶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加分析的一味的推崇,則是不可取的。古代作品有優也有劣,也要一分爲二去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