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詩軸
【简介】:
淸·朱彝尊書。紙本。隷書。凡八行,共一百八十九字。刊於日本《明淸書道圖說》。
【赏析】:
明末淸初,在資本主義萌芽增長最快的江南地區,經濟發達,文化藝術也相當繁榮,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終身不仕的布衣知識分子,他們對碑學的大量出土子以精心搜集,呼籲書壇倡導碑學,又不斷的臨摹學習漢代藝術大師們的名作,茹今涵古,尋求自己的藝術天地。被稱爲“淸初三隷”的朱彝尊、王時敏和鄭簠的隷書作品,基本上反映了淸代初期書壇上的隷書面貌。
以朱公爲主,試作以簡略的對比:王時敏師《受禪碑》筆法,後又擬入《夏承碑》意,腕下之作體方筆圓,筆力遒穩,泰山壓頂,雍容大度;鄭簠以《曹全碑》爲起點,打下了殷實的根基,大膽的創出一條新路,在用筆、結體、章法上具有鮮明的個性表現。而朱彝尊的隷書七言詩軸係晚年之作,他也以《曹全碑》爲遵循的對象,隷法是相當成熟的,起筆乾凈利落法自篆籀,行筆輕提如微風碧波,收筆勁健富有抒情色彩,給人以安定而神韻溢出的突出美感,基本筆畫應規入矩,轉折多用圓筆,結體俊秀飄逸,恬適典雅,安詳如閨。可是,僅就朱彝尊本人前後作品比較,而此軸頗爲遜色,遠不及盛年之風度:用筆叱咤風雲,氣魄宏大;結體以縱長方取勢,大小參差中,時出奇制勝,稚拙相生,不時地流露出強烈的感情和君子個性。因此,我們是不能以此軸的書風來槪括朱公藝凖之高下,僅爲晚期書風的一個縮影,然而這位精通金石家,淸初詩壇領袖對力倡碑學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永遠也不能抹去的,不愧爲碑學的開拓者、實踐的成功者、書學理論的建立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