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明徵君碑

明徵君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唐上元三年(676)四月立。高宗李治撰,高正臣書,王知敬篆額。行書。三十三行,行七十四字。據《金石萃編》:“碑高丈一尺一寸八分,寬五尺。”在江蘇南京棲霞山棲霞寺門前。明中葉搨本無圈形石痕,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字畫殊有歐虞法。”明盛時泰《蒼潤軒碑跋》:“書自《聖敎序》中出,極有風骨可愛。”

【赏析】:

    高正臣初學書宗法王羲之。從此碑就可以看出《集字聖敎序》的影響,有的字乾脆就是《聖敎序》的臨版,如“地、合、珠、以”等字。也有人說高正臣書中有歐(陽詢)、虞(世南)之法,當然也有道理,不過褚(遂良)的筆法更是累見不鮮,說他學褚更恰當。但追本溯源,褚字也從右軍法中蛻出,遒勁而婉美處實出王體。高正臣與褚遂良同時,師法當代長者,不足爲奇。

    比起王羲之來,仍不免有許多瘦軟薄弱之處,如“帶”之“巾”;“滿”之“氵”等。當然總的看來,還是胸中有古法,筆底見風骨的。據說高正臣早年肥而少骨,過於修飾,後來才“筋骨漸備”,“風骨凝重”,終成中唐書家。可以說是勤於學習,善於變法者。

    王羲之對初唐書風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歐、虞、褚、薛四家的楷書,也不僅表現在集王書刻碑者有十八家之多,同樣表現在當時的行書作品中。唐高宗李治撰並書的《李勣碑》是這樣,高正臣書的《明徵君碑》也是這樣。

    雖然都是取法於“二王”,但是和神機流逸、遒媚纏綿的《李勣碑》比較起來,這通碑更顯得雄渾。顯然它不是走的《蘭亭序》、《聖敎序》一路,而和《快雪時晴帖》和《喪亂帖》爲同一機杼。觀其露鋒入筆,中鋒運筆,使轉遒勁,收筆頓圓,自得王書三昧。其中“將”、“軍”諸字的結構,頗具新奇灑脫之妙。

    感到不足處,是其連綿處用實筆者多,而意連者少,且運筆的輕重提按不明顯,缺乏縱橫自如的氣勢。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信哉斯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