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詞軸
【简介】:
淸·鄭簠書。紙本。隷書。《浣溪沙》詞一闋,作於康熙戊辰(1688)年。凡六行,共五十八字。173.6×89.6cm。上海博物館藏。刊於《書法叢刊》(十三)。
【赏析】:
淸鄭簠所書浣溪沙詞,法本《曹全》、《史晨》而機抒自出。隷從篆來,自還保留着不少篆法。該作中的“紅、柳、帶、歸”等許多字中,都有明顯的篆法運用。這不足奇。奇的倒是他又把楷行法移步換形,融合進來,使撇畫之在“杲、花、笑、幕、帘”等字中,捺筆之在“霞、花、笑、似、夜”等字中,點之在於“銷、花、撚、簾”等字中,如奏鬼斧,渾然天成。篆宛轉而盤緩,隷平鋪而坦蕩,楷爽捷而凈簡,將此三者移花接木,秀成新株,自內蘊着高度的藝術技巧。我們知道:篆不容楷,楷不容篆,只有隷書上承篆而下啓楷,以左右逢源,具有獨出的“雜交”優勢。作者牢牢地把握了這一點,字字以橫勢爲主要趨向,橫畫主筆,更舒展有力,以雁尾高揚,着意強調,而篆法及楷行法,却相對减弱,只在局部或細部作副筆、餘筆來處理。這就有力地確立了作品的隷書基調。該作字形扁方,章法排列緊密,如仍嚴守漢碑隷法,則很容易造成整個畫面的平板和擁塞。作者以“點”的多姿和出鋒的駿率加以調濟,以“楊、月、粉、紗”等字中的大斜撇畫予以冲淡,尤其還有“窗”字以重筆強化斜叉結構相呼應,使整個畫面的主體橫勢立中有破,而落款上方的大片空白,又與“一”、“人”的空白處相呼應,使整個畫面黑多白少的沉悶氣氛爲之一掃。其用筆豐富,行筆潑辣,放則縱肆,守則凝厚,奇正參差,巧拙互補,書味洋溢,情趣盎然。若以點畫之渾勁,結字之寬博、勢之雄,氣之厚,觀望之蒼邁偉闊而言,其在明淸交接之際,於婉麗媚巧的書林風標中,自樹一枝難得的奇葩,是不爲過評的。
但是,歷史上的所有一、二流大書家,都是以其法、美、情的高度統一而成爲典範的。鄭簠此書,點、勾、撇、捺以及雁尾等,出鋒多尖梢,勢竭力虛;起筆入鋒,亦時有凝結成疣之病(例見“淡、棲、垂、簾、護”等字);點畫粗糙,雅凈不足,通篇尙有燥厲之氣;以用筆的精當和美調的高雅來衡量,畢竟還難入上乘境界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