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兴才书法
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唐 ·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译文
东门高阁凝聚着太阳的余辉,桃李盛开,柳絮飞扬。宫中钟声疏落已到傍晚,门下省中听得见鸟儿的鸣叫,往来的官吏稀少。早晨戴着玉饰恭恭敬敬地上朝,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朝拜回来。虽然勉力想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将因为卧病而辞官退休。
赏析
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首联“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是写郭给事所在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下省官署较大,其间门户重叠,楼宇高耸,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显得十分壮丽。时当暮春,院中的桃李已成绿荫,柳絮在轻轻地飞扬。郭给事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居官,想来是很可乐的。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突显出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意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颔联“禁里疏钟宫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是写郭给事在省中值晚班的悠闲自在。宫禁里晚钟敲响,官吏散归,留下一片清静给郭给事,他怡然自得地欣赏着鸟鸣。作为门下省的副长官,他掌管着审核政令的重大职事,倘若有心于国事,如何能有此闲心欣赏鸟鸣?联系杜甫在门下省值班时“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春宿左省》)的情景,便可知道这位郭大人是位怎样的官吏了。此联的“官舍”、“省中”均指门下省,重复用词,也表现出作者的无话强说之状。
此两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是写郭给事官职的显要。早朝时摇弄出玉佩的美音去金殿朝见皇帝,傍晚时捧着皇帝的诏书回到门下省给官吏们宣读。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丁兴才
字慕华,原籍山东省平原县恩城人,1939年生,大专学历。
1962年参加工作,1965年入党。并被评为济南第二机床厂十名标兵之一,参加“济南市群英会”,曾作为英模代表参加山东省国庆观礼。
任贵州东方机床厂副总会计师兼财务科长多年。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德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今日鉴藏》杂志艺术顾问等。
曾被德州市委宣传部及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
六岁学书,初宗唐楷,日课千字。历数年而不辍,遂楷书根基。少年而有书名。及长转博,先是浸淫于汉隶碑版之中,继而迷恋于《兰亭》与《书谱》之间。数十年来,潜心书艺,孜孜以求,如醉如痴,终日无倦意。
1961年在北京求学期间,作品在北京和平画店展销。
1966年,获济南市职工业余书法比赛一等奖。
1967——1970年间,作品一直在济南文物店展销。
1983年获贵州省中青年书法比赛一等奖。
1985年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二届书展,郑州国际书法展,中日书法展,全国职工业余书法展。
1988年兰亭奖牡丹杯书法展,2002年全国第三届正书展。2004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等重大国内国际展览。
其他作品
古稀不息·《兰亭序》(小楷) 136*34cm
古稀不息·《兰亭序》(小楷)局部
古诗 68*68cm
《弟子规》 54*70cm
《弟子规》局部一
《弟子规》局部二
《弟子规》局部三
《心经》 34*33cm
骄傲来自浅薄 狂妄出于无知 30*63cm
怀仁慕德 50*50cm
旧作一首 34*35cm
右论书名言警句数则 33*65cm
《论书名言警句数则》局部
题《草堂传记》 40*50cm
苏东坡词 45*45cm
柳永词一首 18*26.5cm
虚怀 34*65cm
苏轼论书句 44*52c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