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哲理 > 长安王艺书法

长安王艺书法

书法哲理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在中国叫"王艺"的人挺多,但眼前这个王艺无疑是最具艺术范儿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文章、摄影,他无所不通,而且还都玩得风生水起。




《对月看花图》纸本设色138cm×69.8cm 2016 年


《大河美术》:王老师,您好。中国叫"王艺"的估计有几十万,但您应该是最适合叫这个名字的人之一,因为您浑身都散发着艺术的气质,而且确实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请问这个名字是父母给您起的,还是您自己起的艺名?您的名字一直就叫"王艺"吗?


王艺:我的名字本来叫"王一",一二三的"一"。高考前我父亲给我改成了"王艺"。那时候,我也没有想到重名这个问题。现在光画家就有好几个"王艺"。比如西安也有个画家叫"王艺",很多朋友看到他的画都以为是我的作品。这也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扰,产生过一些美丽的误会。不过,重名的现象也挺多的,比如叫"杨晓阳"的画家也很多。除了我们国家画院的院长,另外还有几个画家叫"杨晓阳"。有一次,我们国家画院聘请的一位研究所的所长也叫"杨晓阳",于是,杨晓阳院长给杨晓阳所长授牌!这就是个挺有意思的事。


《大河美术》:那为什么改成这样一个名字?是不是因为当时你就表现出了艺术方面的天赋?


王艺:应该有这方面的因素吧。当时我确实已经有了在艺术方面发展的意向,我父亲似乎也认同这一点。1977 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我就参加高考了,当时报考的就是艺术院校,但由于政审没有通过,当年没有被录取。



《大美有余图》纸本设色18cm×40cm 2016 年


《大河美术》:您既是美术学博士,还是经济学博士。人们一般认为,艺术是感性的,经济学是理性的。艺术之间是相通的,但艺术与经济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您怎么会对经济学也感兴趣并有所成就呢?


王艺:1977 年第一次参加艺考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录取。第二年我就改报了经济学,考取了武汉大学经济系。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只是想先考上大学再说。大学毕业后,我参军入了伍,转业后又从事经济学研究,毕竟大学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嘛。不过后来还是回归到了艺术,可能骨子里还是喜欢这个东西吧。



《忆往昔图》纸本设色 直径33cm 2016年


《大河美术》:您的"多才多艺"是公认的。书法、绘画、篆刻、诗词、摄影、雕塑、文章,都有一定的造诣,简直就是个"艺术百科"!而且在经济学方面也有研究。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您怎么能在这么多的领域都有建树呢?"博"与"精"是一对矛盾的概念,涉猎太广可能导致博而不精,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又是怎么处理这个矛盾的?


王艺:我觉得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是很模糊的,或者说就是相通的。我从来没觉得,是一个画家就应该好好画画,是一个书法家就应该好好写字。艺术被分得过细了,这可能受到近代学科发展导致的分类太细的影响。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历史上的大文人,都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我做事情,都是由着性子走,比如画画累了,就来写首诗;出去旅游了,就拍拍照片,永远不敢让自己闲着。除了抽烟,我不会打牌,不会麻将,不喜欢聊天,现在喝酒也不行了。有时候,人坐在酒席上,心却不在那里,可能还在想我近期在准备的作品,回到家就开始创作。另外,我长期失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这样我就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时间。至于"博"与"专",我本来就没想"专"。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提倡的是"专",在某个领域是专家,在别的领域是"盲人",这不是我所追求的状态。我对各个领域、各种事情都充满了兴趣,都想去试一试。我感觉,如果太"专",对世界缺乏了解,作品就容易单薄乏味。我看现在的很多画展,作品品种、内容或者题材非常单一,技法没有什么创新,很没有意思。其实,"博"和"专"也是相对的,"博"也不一定不"专"。说句不谦虚的话,我觉得在我涉及的这几个领域,也都达到了"专"的程度。



《俺也八卦图》 18×41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大河美术》:听说您平时作笔记、写文章,不管写什么,都是用毛笔的。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以前上学考试的时候也是用毛笔吗?


王艺:我从小就用毛笔写字。上中学的时候,天天带着小砚台,天天用毛笔写字,这就是一种习惯。我用毛笔写字非常熟练,并不比别人用钢笔写字慢,我考博士的时候就是用毛笔答卷的。毛笔也好,钢笔也好,都是一种工具,哪种工具顺手,就用哪种工具嘛。对我来说,毛笔更顺手。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逼着自己用钢笔,但就是不习惯。写文章的时候,如果用钢笔,常常会提笔忘字,而用毛笔写,思维就顺畅多了!出差的时候,我都带着毛笔和墨汁。现在民航安检比以前严格多了,带墨汁登机非常麻烦,坐飞机的话就不带了,但住在宾馆里没有顺手的笔墨纸砚,就会非常难受。



扇面书法《家茶》纸本设色27cm×26cm 2016 年


《大河美术》:您的国画作品中有不少现实题材,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甚至提出了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传统的"文人画"大都是风花雪月、寄情山水,离现实生活比较远。这是不是体现了您的艺术追求?


王艺: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就绘画来说,第一是技法上的创新。如果一直停留在前人已经用过的,或者已经发展成熟了的技法上,肯定不行。第二是材料的创新。如果矿物质颜料稀缺了,就得尝试化学颜料。第三就是题材的创新。传统的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这种分类,我是不赞成的。工具、材料、题材,所有创新都是为创作服务的,新时代的艺术家完全没有必要固步自封。就拿"文艺复兴"来说,它是一场革命,否定了在此之前的很多传统,不然就没有创新。


同样的道理,现代的中国画还能画宋代的东西吗? 即使画得跟宋人一样,或者甚至在技法层面上超过了宋人,那样也很无聊呀!况且你还超过不了宋人,因为你并不生活在那个年代,也不具备当年那种意境。光有传承,没有创新,艺术上的价值就不大了。



《高山流水图》纸本设色 182x97cm 2016年


《大河美术》:唐代以前,中国画是没有落款的。北宋时期,画家才开始在画上题款。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题款日益广泛,题的字也多了起来。比如吴昌硕、丰子恺都喜欢题长款。但题款字数也不会太多,在画面上还是处于附属的地位。而您有一些书画作品,画上的题字非常多,书与画的分量几乎相当,让人分不清是国画作品还是书法作品。您是怎么考虑的?


王艺:你说的这个现象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儿八经的创作,这还是守规矩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朋友来要画,这往往是即兴的创作,喜欢把当时的心境表达出来,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写多了。有可能是一首自创的打油诗,调侃一下社会,更多的是调侃一下自己。毕竟,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民群众都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嘛!



艺术简历



王艺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兼职教授,意大利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

曾举办《调调Tiao/Diao——王艺2018研究展》《王艺2016研究展》《非常自我》等个展,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2017年获凤凰艺术年奖“最佳雕塑艺术奖”。出版有多部艺术类学术专著、文章,诗歌及杂文等。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