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的发展
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距今约六千多年,现存最早的汉字体系是商代的甲骨文,经过历史的变迁,书法在不断地演变,从甲骨文到金文(钟鼎文)、石鼓文,篆、隶、楷、行、草的出现,形成了清晰可见的发展轨迹。
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不一,可上溯到“一画开天”,“仓颉造字”,“陶器刻符”。
1
夏商周时期:
书体:甲骨文、金文(钟鼎文)
代表碑帖:甲骨文书法、金文书法、《散氏盘》《大盂鼎》《石鼓文》
2
秦朝:
主要书体:大篆、小篆
代表书家:李斯、胡毋敬
代表碑帖:《史籀篇》、《峄山碑》、《泰山刻石》、《琅琊刻石》
3
4
汉朝:
主要书体:篆书、隶书、行书、章草、楷书
代表书家:蔡邕、张芝
代表碑帖:《石门颂》、《礼器碑》、《华山庙碑》、《景君碑》、《鲜于璜碑》、《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冠军贴》等
5
6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书体:魏碑、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代表书家:钟繇、卫夫人、索靖、陆机、王羲之、王献之
代表碑帖:《天发神谶碑》、《爨宝子碑》、《宣示表》、《月仪帖》、《出师颂》、《平复贴》《兰亭序》《洛神赋十三行》、《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
7
8
9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主要书体:行书、楷书、草书、篆书
代表书家: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李邕、怀素、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
代表碑帖:《董美人墓志铭》、《苏孝慈墓志铭》、《龙藏寺碑》、《智永千字文》《九成宫醴泉铭》、《孔子庙堂碑》、《陆机文赋》、《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李思训碑》、《肚痛贴》、《古诗四帖》、《苦笋贴》、李阳冰篆书、、《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韭花帖》、《不空和尚碑》《集字圣教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10
宋辽金时期:
主要书体:行书
代表书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
代表碑帖:《自书诗稿》、《黄州寒食帖》、《松风阁诗》、《研山铭》、《蜀素帖》、蔡京《徽宗十八学士图跋》、赵佶《楷书千字文》、陆游《怀成都十韵诗》、范成大《荔酥沙鱼帖》、朱熹《卜筑帖》、姜夔《落水本兰亭序跋》、《淳化阁帖》等
11
12
元朝:
主要书体:楷书、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代表书家:鲜于枢、赵孟頫、康里夔夔、吴镇、杨维桢、倪瓒、黄公望
代表碑帖:赵孟頫《赤壁赋》、《洛神赋》、《道德经》、《黄庭经》、《汲黯传》、《过秦论》、鲜于枢《水帘洞诗帖》、康里夔夔《李白诗卷》、邓文元《瞻近汉时二帖跋》、倪瓒《自书诗稿》、黄公望《跋赵孟頫临黄庭经》、
13
14
15
16
明朝:
主要书体:草书、行书、楷书
代表书家:宋克、沈周、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宠、唐寅、董其昌、徐渭、张瑞图、王铎、陈洪绶
代表碑帖:刘伯温《春兴八首诗卷》、宋克《急就章册》、宋广《太白酒歌》、沈粲《草书古诗》、解缙《自书诗卷》、张弼《千字文》、沈周《化疏卷》、祝允明《杜甫诗轴》、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文征明楷书《前后赤壁赋》、文征明《杂花诗赋卷》、文征明《自书西苑诗卷》、陈淳《秋兴八首卷》、王宠《真行草十册》、唐寅《和沈周落花诗卷》、董其昌《小楷千字文》、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卷》、徐渭草书《杜甫诗轴》、张瑞图《辰州道中诗卷》、黄道周《赠倪献汝叔侄诗轴》、倪元璐《五言律诗轴》、王铎《再芝园诗轴》等
17
18
清朝:
主要书体:行书、篆书、草书、魏碑
代表书家:傅山、张照、刘墉、金农、朱耷、郑燮、何绍基、赵之谦、吴大澂、邓石如、徐三庚、吴昌硕、伊秉绶、张裕钊、杨守敬、沈曾植、康有为等
代表碑帖:傅山《各体书册》、《三希堂法帖》、邓石如《四体书册》、杨沂孙《陶渊明饮酒四条屏》、徐三庚《节录汉书册》、吴昌硕《石鼓文四条屏》等
编辑不易,感谢各位点赞、关注、评论、转发,在下会每天坚持分享传世名碑名帖,与各位老师交流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