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艺术品行情大致走向
当前在市场流通交易的古代书法作品,主要是明清两代的作品,元代以上的几乎都为各地博物馆收藏,如果有出现,那也是难以估价的。譬如,北宋吕嘉问《与元翰札》为71.5万元人民币;北宋何栗《屏居帖》为77万元人民币;北宋富弼《儿子帖》为170.5万元人民币;北宋石介《与长官执事札》为209万元人民币。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明代书法是继宋元之后,集帖学之大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好和倡导,使得明代的帖学如同宋代一样兴盛,而且大有超越之势。风行的帖学,使得书家辈出,各阶层都涌现出许多引领时风的书法大家。明代的名家书法作品同绘画作品一样,在当时就很有市场。书法作品的买卖交易,历来就十分频繁,不少有名的书家还以鬻字为生。到现在,明代的名家书作已是非常珍贵,即使在国家的一些地(市)、县级博物馆,都不一定能见到。所以,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明代书作,便立即成为众买家追捧的重点。
明初书法,师从前人,以楷书和草书比较有成就。“三宋”、“二沈”是当时的代表,即宋克、宋广、宋璲和沈度、沈粲。沈度、姜立纲等为代表的以楷书著称,他们书风圆润平整,在翰林、中书合人中间形成盛行一时的“台阁体”,一直影响到明中期。钱博、钱溥、解缙的书法,变化多端。陈献章、徐有贞别具一格的草书,与张弼、张骏不拘绳法的狂草,使明初的书坛呈现出生机。程南云、李东阳自成一体的篆书和行草书,给当时的书风增添了活力。从1995年秋季以来的古书画拍卖行情来看,明代初期的名家书作,出现少,成交率高,价位不凡。1997年5月31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李东阳等《顾氏文献诗牍》卷,以30.8万元成交;2002年12月10日朵云轩拍卖会上,张骏《草书诗》镜片,以26.5万元成交。
从成化、弘治至隆庆年间,是明代书法艺术的兴盛期。其时,由于苏州地区经济的繁荣,使该地聚集了四面八方的文人,直接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兴旺发达。苏州地区的书家群体就是在这种文化艺术思潮空前活跃的环境中崛起的。其中以“吴中四家”为主要代表,即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他们的书法上追晋、唐,一变“台阁体”的面貌,各自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著名画家沈周、吴宽、王鏊,书画才子唐寅,以及文彭、丰坊等,都是很有影响的书法名家。明代中期苏州地区的名家书作,尤其是“吴中四家”的书作,是艺术品拍卖会上,竞争最激烈的拍品之一,不仅价位高,成交率也高。2002年12月9日朵云轩拍卖会上,祝允明《行草书诗词》卷,经过多轮竞拍,最后以高出估价的三倍多,即70万元落槌。2002年12月6日中贸圣佳拍卖会上,文徵明《行草书新燕篇》卷,以69.3万元成交。1996年6月29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王宠楷书《南华真经内七篇》卷,以50.6万元成交。1997年12月19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陈道复《草书》卷,以24.2万元成交。作为著名画家的沈周,纯粹的书作传世甚少,故其书作在拍卖会上,自然成为各路买家拼抢的重点,1997年10月24日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沈周《诗书合璧》卷,以159.5万元成交。
到了明代隆庆、万历时期。董其昌、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各有不同的成就,被称为“晚明四家”。明末还出现了一批个性突出、风格奇倔的书家,代表人物有徐渭、黄道周、倪元璐、范允临、李流芳、赵宦光等,他们在当时各树一帜,自成体系。晚明四大书家书作,也是拍卖会上炽手的拍品。2002年6月30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董其昌《楷行书临诸家帖》卷,以174.9万元成交;1997年5月31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邢侗的《草书》轴,以20.9万元成交;张瑞图和米万钟的书作亦有不凡的成交价。明后期还有一些名家的书作在拍卖会上有上乘表现,2000年7月2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徐渭《行书五言律诗》轴,以56.1万元成交;2002年4月21日中贸圣佳拍卖会上,黄道周《书倪云璐墓志铭》卷,以110万元成交;2002年6月30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倪云璐《草书》轴,以71.5万元成交。整个明代的名家书作,在拍卖市场上的特点是:数量少、价格稳、成交率高。
清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书道中兴的一代”之称。从艺术进程而言,前期宗法晋唐法帖,更兼之康、乾二帝极力倡导董(其昌)书赵(孟頫)体,使得帖学书法得以风靡,进而追求字体“乌、方、光”,遂形成了“馆阁体”。随着考据学的兴起,文字学和金石学的发展,碑派书法应运而生;经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形成和发展,至道光、咸丰年以后,碑学书法便逐渐形成一统天下之势。而到现在,无论是帖学名家作品,还是碑学名家之作,都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在目前的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古书法”是以清代的名家之作为大宗。
满清初立,明末遗民以不同的身份进入清代。在寄情翰墨的文人群体中,涌现出一批书风独特、个性鲜明的书法家,如傅山、王铎、朱耷、石涛等人。他们的书作在现今的拍卖市场上行情非常好。随着金石考据学在乾嘉时期的兴起,大量金石碑版文字的不断出土,使人们的兴趣逐渐转向碑学。再经过大书法家兼理论家阮元、包世臣的极力倡导,至嘉道年间,便形成了碑学蓬勃发展的书道中兴局面,涌现出许多成就突出的书法家,诸如邓石如、伊秉绶、丁敬、黄易、钱坫、桂馥、陈鸿寿、孙星衍等。这些书家之作,因兼融碑、帖之长而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2002年12月9日朵云轩拍卖会上,邓石如《隶书六朝镜铭》轴,经过激烈的竞拍,以高出估价四倍,即90万元成交。1995年10月8日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伊秉绶《隶书》横披,以27.5万元成交。2002年6月9日上海国拍拍卖会上,丁敬《楷书七言联》轴,以20.6万元成交。其他书家的书作成交价多在几万元左右,一般都有较高的成交率。
从道光年以后,碑学大兴,几欲统领书坛,许多著名书法家,均从北碑中吸取营养,促使真、草、隶、篆诸体亦各呈新意。当时最负盛名的是何绍基和赵之谦。其他碑学名家还有吴熙载、杨沂孙、吴大徵、吴昌硕、张裕钊、莫友之、杨岘、翁同龢、康有为等。碑学对今天书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近些年的拍卖会上,碑学名家之作,亦颇受各路买家的青睐。在2001年6月24日上海敬华拍卖会上,何绍基的《书杜王部诗》屏,以20.9万元成交;同是这次拍卖会上,赵之谦《书节录古训》册,以40.7万元成交。1997年5月30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吴昌硕的《行书》册(十开选四),以17.6万元成交。这个时期的名家书作,与早、中期一样,大都以几万元不等的价位成交。
明清书法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后人。那些名家的书作,因其艺术的、历史的价值所至,现已成为国家文物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的重点。所以,在目前的书画拍卖会上,明清的名家书作的价位,虽不及同期同一名家的绘画之作,但也很有市场,是各路买家追逐的主要拍品之一;尽管成交价大多为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但走势平稳,没有爆跌的现象出现,相对而言投资风险小,无疑更容易为买家所接受。况且,有些著名大家的精品,也有突破百万元大关纪录的。从近几年的市场行情来看,明清名家书作还是稳中有升,其拍卖行情的前景甚为可观。
古代书法艺术品市场毕竟是刚刚起步,市场的行情到底如何,不少的人还难以吃透和把握,因此在投资时难免“吃药”,这还不包括真伪的鉴定问题。就一般的市场行情而言,古代的书法艺术品应高于当代书法艺术品,但其中还有许多分歧。根据当前国内外的拍卖情况来看,古代书法艺术品可以分为高、中、低三档价位,而且与当代书法艺术品价位相比,每档价位还略为偏低。
由于经过了几百年时间的检验,古代书法作品的价格走向有一基本规律可循,不存在火爆的炒作现象,价位基本与名头的大小相一致。古代书法作品的投资的保险系数相当高,其投资对象应首先要鉴定为真的;其次是属于精品一类;第三是品相要好,没有残破。投资者应有内行进行鉴定比较,还应参阅系统性强,有学术性的书法史。只要把握好名头的大小,对于价位的定格划档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之,我国的古代书法艺术品市场的前景是光明的,投资高、中、低三个档次都要量力而行。投资古代书法艺术品是一项有益的高尚的经济和文化的活动,它不仅能借以获得精神和经济收益,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文物保藏、防止文物的流散也作出了具体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屏条
下一篇:现当代书法艺术品行情大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