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鉴定
一、书法鉴定综述
书法鉴定,是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书法的真伪、高低、精粗、美恶,从而确定该书法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不少人把鉴定书法看得很神秘、很玄妙,认为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问。其实不然,只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文学和美学知识,懂得书法创作基本方法的人,都是可以学会的。就如写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相处久了,一看笔迹就自然知道是谁写的。古人书法,我们也能识别辨认,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能熟悉某一家的风格特点,就能做好对这一家作品的鉴定工作。
例如鉴定晋朝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在其留传下来的众多作品中,行书作品多供今人临摹。由于行书的真正开创者是王羲之,他给了行书真正的地位和生命力,他的行书既合乎法度,又不呆板,安详从容,流畅清新,充分体现了晋人书法尚韵的特点。我们在鉴定行书精品《兰亭序》时,如果懂得王羲之行书的风格特点,懂得其笔法含篆隶而不露痕迹,结构的疏密斜正变化,章法的自然舒朗,见得多了,在头脑中形成了印象,鉴定时就会心中有数。
但要精通鉴定,却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每个书法家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多不相同,有的甚至一期中尚有不同的阶段,因而出现不同面貌。自古至今,书法家不计其数,即以大名家论,也不止千百个人,各家再有分期,那么名家作品的风格特点便多到不可胜数了。
书法字的书法即便是真迹,亦有着优劣问题,遇到某家的一件书法,要分辨出它是代表作,还是一般的作品,或是较差的作品。所以,要想学好书法鉴定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经过长时期的观察、比较、研究、思考,才能收到效果。
为了学好、掌握书法的辨伪、鉴定技能,应当有意识地对真迹、赝品进行不断地比较和分析,弄清楚不同作者的流派,作品的类别、时间、创作的地区乃至各样的伪作,辨真假,明是非,从理论到实践都下了相当工夫之后,自然能获得门径,掌握其方法、技能。
鉴定实际上就是鉴真、辨伪,其任务是要通过观察、考订书法作品本身的诸多相关因素和研究书法家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结合史料记载,来判定一件书法作品的真伪与时代,评定其优劣品第。它的过程就是一个去伪存真、辨明是非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意义,在于为古书法的研究、借鉴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可以说,对书法的鉴定是书法的研究、收藏等等活动的基础。
我国历代书法家不计其数,且有大量作品传世,各时代、各家都有不同的风格面貌;在相同的时代中,不同地区、不同题材、不同流派和不同作者的书法,风格面貌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作者,他临摹别人的作品和他自己的创作风格面貌也有所区别。何况,自打书法进入市场流通以后,造假牟利的行为早已有之。造假手法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摹、临、仿、造、改、添、拆配等等。赝品的出现和逐渐泛滥,古今收藏者受骗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是那些著名鉴藏家也有时受骗上当。从这个层面上讲,书法鉴定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
书法作伪始于南朝刘宋时期,而自己亲自动手作伪的人,最早的应算是五代时的刘彦齐,他是当时著名的“巨眼”,时人将他的眼睛与吴道子的画手相媲美。刘常常利用借阅别人的藏品,照原样复制出来,把原件留下,而把复制品还回去。他的这种做法十分坑人,现在也有少数不法之徒利用此法,在藏家揭裱书法时将原件换去。
自魏晋以降,历代收藏书法之风兴盛,其势有增无减。宋代兴起的私人收藏和文物市场的繁荣,促成了作伪之风亦随之而起。当时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城内,就有当时最大的书法交易市场,位置在相国寺的资圣门前。
不仅是一般作坊工匠,就是王公、名流常常将作伪作为交换收藏或牟取私利的手段。米芾《书史》中曾载,驸马都尉王诜每当米芾到京,都要请他到家中,将自己收藏的名帖拿出,让米临摹。一次,“因柜中翻索书法,见余所临王子敬《鹅群帖》,染古色麻纸,满目皱纹,锦本玉轴装,剪他书跋连于后。又以临《虞帖》装染,使公卿跋”,米芾见此不禁大笑,此二伪作被王诜就手夺去。米芾猜想:“谅其他尚多,未出示。”王氏乃皇亲国戚,富可敌国,仍利用米芾的临摹习作来干造假的勾当,而且发动公卿为之题跋,实在是不择手段。窥一斑而识全豹,彼时一般作坊恐怕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所以说,只要书法收藏存在,就会有赝品出现;书法市场越兴盛,赝品的数量和花样也越多,也就越需要对书法的鉴定。由于作伪的盛行,书法鉴定开始被一些大文人和鉴藏家发展为一门新的、独立的学问。
二、书法鉴定的基本功
鉴定书法,掌握了若干方法后,还需要具备相当的知识和较为深厚的基本功。有了好功底,经过反复实践,就会磨练出好眼力,见到一幅作品,就能在短时间内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根据前人的经验,鉴定书法的基本功大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掌握历史断代年号和文化大事,熟记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姓名、字、号、别号。人们常说的“熟记画家一百八,书法家九十八”就是指这项功夫。
二是尽量熟悉历代书法家的生平经历和他们的书风画法。
三是掌握鉴定书法的基本要领。根据有经验的“老古玩”介绍,鉴定书法时,要求“澄心定虑”,不可“粗心浮气”,要专心致志地看,不要心神不定,要从细微处着眼,不可大而化之。如果打开一幅书法一看,马上觉得“这东西不错”,再仔细一看,确实是好书法;如果打开一幅书法一看,马上觉得“这东西不对头”,再一研究确实有疑。这就是鉴定中的“灵光一现”,手一拿,眼一看,就能凭某种直觉感受到好、坏、真、假,这种功夫非经过长年的实践是不会拥有的。
书法鉴定辨伪,鉴定者应有扎实的文学根底,广博的文史知识,熟悉书法史、书法理论、美学知识、印章知识,了解书法的基本创作方法与过程,熟悉各个时期主要书法家的流派及其作品的风格等,并且要见多识广。
1.历史知识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分不开,鉴定者一要熟悉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器用服饰,以便分析作品所处的年代,根据历史材料辨别真伪;二是要了解艺术家个人风格和职业生活,例如明代有些画中的书法墨迹不一样,这些作品因画在前,卖在后,下款和上款分两次写成,所以墨色不一样。现象可能会引起人怀疑,如果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就会认真辨别,不至于真伪颠倒;三是关于年号、干支等方面的历史知识必须具备。中国书法上一般都要题年号或干支纪年法。如元皇庆虽只二年,由于改元,用到三年。明万历共四十八年,八月以后才是泰昌元年,倘若遇到书法题“泰昌元年二月”,可以肯定是伪作。这类问题鉴定者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会发生差错。
2.文学知识
古代书法家往往又是文学家,如果我们读过他们的集子,熟悉他们的诗文,对他们的思想、感情、风格就能有更全面的认识。遇到这一家的书法时,对他的了解就不仅仅是某件作品所提供给我们的知识,而是会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对鉴定也有帮助。从前人的书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前人写字常录古人的诗文,画幅也常题古人的诗句,或标明写某某人诗意。明代的人写唐诗、宋词固然也很常见,如果宋代、元代的人写了明代人的诗便露了马脚。有的人把中间残缺的字装成册页,看看好像完整,如果我们学习了诗词、楹联等知识,尽管是书中查不到的诗,我们也能找出它缺哪个或哪几个字,因为诗韵、对联的平仄等都有它的规律,如对联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
3.艺术鉴赏能力和书法的基本知识
前人留传下来的书法,受人珍重爱护必有其艺术价值和独特的魅力,鉴赏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判断作品的优劣、高下,以确定其真伪。鉴赏者要随时注意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不断用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对于书法的创作、刻印、制色、制纸、织绢以至装裱等知识都要有充分了解。
三、书法鉴定的标准
欣赏和鉴定书法作品,有一定的标准。
1.从文学内容入手
书法艺术是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同时又反映这个民族艺术的嬗变和沿革,在欣赏和鉴定书法作品时,我们一是要看其内容是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笔墨当随时代”,从作品中能看到时代发展变化的脚印。二是看其内容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情趣,是鼓舞人奋发向上,还是表现个人哀愁和低级庸俗的情调。三是看其内容是否具有浓烈的感情,书法作品要以情感人,才能流传千古。
2.观察作品的形式美
这是对书法评判的关键所在。以书法为例:从书体上看,有篆、隶、楷、行、草等;从用笔上讲,有方圆、中侧、藏露等;从结字上谈,有穿插、避就、挪让、均衡、对称等;从章法上研究,有疏密匀称、计白当黑、大小错落、长短参差等;从用墨上观察,有浓有淡、有湿有燥、有轻有重;从风格上分析,或清雅秀丽,或雍容和厚,或气势雄浑,或朴拙沉稳,或平淡天真,或自然烂漫,或豪放恣肆,或潇洒超逸等等。
鉴定书法作品的形式美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看其是否具有深厚的功底。不管是古人墨迹,还是当代作品,要看用笔是否精到?章法是否有序?韵味是否高雅?各方面是否和谐?
二是要看是否具有感人的力度。特别是书法作品讲究力度之美,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就是讲究力含字中。
三是看是否具有气势。书法作品都讲以气撼人,以势夺人。一看上去,顿觉动人心弦,摄人心魄。
四是看是否具有无穷的韵味。书法艺术要有韵味,力求气韵生动,趣味无穷。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一件作品都能赏心悦目,同时,也能令人回味,令人思索。鉴定之余,使人感到韵味无穷,神适意适,超然入神,让鉴赏者在鉴赏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
综上所述,书法鉴定的标准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把握,缺一不可。因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意趣、独特的风格,能给人以高境界的美感。
四、书法鉴定的步骤
书法鉴定是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书法的真伪、高低、精粗、美恶,当然有鉴定依据的主次之分。主要依据看书法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辅助依据最常涉及的是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等。实际上在具体鉴定时,还要善于掌握,灵活运用,如果毫无辩证地去套用,也是会出现错误的。
在一般情况下,鉴定一件作品首先看它的时代风格,再看个人风格,然后看各项辅助条件。
实物和文献著录,其间也有辩证关系。文献能提供在实物中见不到或尚未见到的材料,帮助我们鉴定;反过来实物也可以补充或纠正文献的疏漏或错误。研究书法当然要借助于文献。而实物又常能补充或纠正文献的不足。书法真迹中蕴藏着大量的资料,特别是书法家的生平、籍贯、行履和擅长的艺术种类,随处都可订补文献的阙误。
总而言之,鉴定书法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机械地照搬鉴定的主次依据。要抓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不要被一些次要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鉴定就准确了。
鉴定名家书法的赝品,要多看名家书法的真迹,并且要熟悉书家的书体内容、用笔、落款以及印章。
首先是名家书法的笔划、结字的特点。如吴昌硕的行书字型拉长,骨瘦如柴,横划向上斜,竖划一律向右外扩展。他的篆书也是右高左低,竖划往往出锋。“草圣”林散之的书法转折处都是圆的,而沈曾植的书法转折处却很生硬。另外,沈曾植的下笔尖锋、偏锋落笔虚尖过长。齐白石的用笔比较方折,形体方正。如果掌握了名家书法笔划和结字的特点,就可以在鉴定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比较,之后再来研究书家的整体风格。
其次是把握名家书法的艺术风格和个性。有成就的书法家往往字如其人,从拍卖场上看,受藏家青睐和追捧的名家作品大都有很强的艺术风格和个性。比如齐白石的书法,笔力雄健、刚劲,线条流畅,极富金石味,如果将齐白石的篆书与行草相比,篆书力能扛鼎,并有精雕细琢之美,而行书又有粗乱之美;潘天寿的书法布局奇险,恣态纵逸,线条锐利无比,当今书法家无人能与之匹敌;张大千的书法气脉相贯,左顾右盼,潇洒自如。他的作品远看气势磅礴、豪迈奔放,近看则笔笔精到、俊美无比;李可染的书法是融行、楷、篆等几种书体为一体,它既有篆的笔法、楷的结体,又有行书的意态,其作品气势开张,圆浑苍厚,极富金石味。所以,在鉴定名家书法中,有时会遇到单个字像,但整体艺术风格和个性没有;有时会遇到艺术风格和个性像,但某个字不像。两者如果互用很容易找出作伪者的破绽。此外,枯笔的运用也是令作伪者头痛的一件事。市面上流行的不少书法赝品大都没有枯笔。
最后,要把握名家书法的落款和印章。名家的落款由于平时书写得最多,它的特色最明显,作伪者一般很难写好。众所周知,西方国家一般没有印章,出门办事往往凭签字,如果有人假冒,可以作笔迹鉴定。字画投资者和收藏者可买一些这方面的工具书。如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近现代书法家款印综汇》等,有了工具书可以将落款和印章进行比较。
总之,一般作伪的书法总有破绽,要么字的笔划有问题,要么艺术风格不像,要么落款印章有误。投资者和收藏者只要认真学习、细细琢磨,总能看出作伪者的破绽。
五、书法鉴定的要领
书法是门独立的艺术,我们在进行鉴定时不可盲从,也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以个人的好恶评论书法,只能根据书法本身的特点去观察、体会、鉴定。鉴定书法有六条要领:用笔、结体、风格、气势、章法、墨韵。
1.用笔
这是欣赏和鉴定书法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沈尹默说:“笔笔中锋。”任政说:“八面出锋,万毫齐力。”这些都说明用笔的重要性。例如:篆、隶书,藏锋于笔画之内;行、正、草书,露锋于笔画之外。还有正锋古朴,侧锋秀丽;讲究用腕写字,有笔力;落笔、细笔、收笔轻写,粗笔、顿笔重写。我们在观察鉴赏作品时,要看该作品是否用笔得当,这是鉴别优劣的主要依据之一。
2.结体
鉴赏书体时,要看该书体是否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偏旁容让,点画呼应,向背分明,变换参错,重心平稳。归纳起来,用四个字概括:八面开张。不管字的结构是外紧内松,用笔外拓;还是内紧外松,用笔内扼;或者介乎两者之间,他们每个字的四个角都是向外开张的,犹如在字外有四种力量把字的四角拉过来一样。宋米芾说:“字有八面”,古人有“八面生姿”、“八面皆全”等句,都是此意。
3.风格
古人说:“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功”就是用笔、结体,而“性”就是个性风格。因此,在鉴赏书法时,除了看用笔、结体外,还要在此基础上谈论个人风格,每个人写字都有自己的面目,使用笔、墨、纸、砚的习惯,执笔姿势、用笔运腕等等的差异使中国书法史上各种风格辈出,形成了楷草隶篆行五大风格,风格实际上就是用笔和结体的结合。我们鉴赏书法时,要观其风格,看其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自成一派。
4.气势
这是六条要领中的次要依据,但也不容忽视。气势分字内和字外二种,鉴赏书法时,观其字内气势,看横势、纵势有无规律。楷书、行书、草书都应有。楷书体现在笔断意连,点画呼应。行、草书体现在牵丝中。观其字外气势,看楷书、草书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有牵丝和无牵丝都要大气磅礴,一气呵成。
5.章法
书法谋篇布局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一幅作品的质量。鉴赏书法时,一般在章法上要看天头距离是否大于地脚,两边留空距离是否相等,行距是否小于两边空距,字距是否小于行距。当然也有特殊行笔风格的例外。
6.墨韵
这主要指一幅作品笔、墨、纸配合得体,有韵味,这是鉴赏要领的整体感觉依据。
掌握以上六条要领,书法作品的好坏优劣就会一看便知,心中有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中国书法鉴赏
下一篇:请假得归途次偶作 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