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蘇軾和文與可洋州園池詩屏

蘇軾和文與可洋州園池詩屏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淸·何紹基書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紙本。行書。凡十六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三百字。167.5×34.8cm。上海博物館藏。刊於日本《中國明淸書法名品圖册》。

【赏析】:

    乾嘉碑學大師的行草書雖然也溶合了碑的內容而各自有獨特的風貌,但他們大都以篆隷名世,行草書往往都出現在落款題跋之中,居從屬的地位。而何紹基亦“溯源篆分”,但其行草書已成其書法藝術的主體部分,此《蘇軾詩》四條屏,可說是其行草書的代表作品。

    從此《蘇軾詩》四條屏看何紹基行草的藝術創新,大致有這麼幾個特點。首先,筆法上,何紹基純用篆隷及北碑筆法,線條渾勁而有力,嚴格的中鋒及顫筆的交替使用,使線條有一種外柔內剛的韌勁;斷連停止,順勢而下,隨其自然,且以斷爲主,斷中見連,突破了明末淸初行草書“飄帶式”的俗套;篆隷筆法的大量使用,與由楷體入行草的八法相比,明顯地簡化了筆法而增加了書寫的隨意性,顯得更靈活自然。特別是灑脫的長撇和長長的彎鈎的大量運用,更有雲飛霧昇、飄飄欲仙的意味。其次,結構以斜爲主,在斜正的顧盼照應中求得章法的平衡和諧,並且,注重結構的疏密與開合,以密以合爲主,以疏以開爲附,使文字量頗大的藝術作品無壓抑和不透氣的感覺;整個作品以行書爲主,然有少數楷、隷及草相雜其間,錯落有致、隨心所欲,如此,則斜正、疏密、開合及正體草體的交替使用,使整個四條屏顯得格外生動活潑富於變化,貌似散亂而極具陣法。其不以統一齊整取勝,而在變化,各具形態,各自爲政的獨立中求整體的和諧,在如此之多的文字變化中體現其獨特的風格,可見何紹基把握和豐富文字造型的能力,體現大師駕馭文字的氣度和魄力。因此,《淸稗類鈔》中評何紹基書法“行體尤於恣肆中見逸氣,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壯士鬥力,筋骨湧現;忽又如銜杯勒馬,意態超然;非精究四體,熟諳八法,無以領其妙也”,確是很有道理的。

    

    何紹基這種以篆隷爲底蘊,以斷、斜爲主構,拙中見巧,飄逸脫俗的行草風格的出現,是對巧媚柔弱的淸代帖學有力突破。淸代的揚碑抑帖,實質上是碑帖的結合,藝術的綜合就是創新,何的行草書比傳統帖學融滙滲透了更多的內容,其內涵就更豐富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