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三老諱字忌日刻石

三老諱字忌日刻石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東漢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刻。淸咸豐二年(1852)五月在浙江餘姚客星山下出土。曾歸餘姚周淸泉。今藏杭州西泠印社。據淸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記:石“高三尺七寸,廣一尺七寸五分。”隷書。碑文分列左右兩方。右方分四列,第一列四行,第二列六行,第三列六行,第四列五行,行字不等。左方列長行三,行三十字。兩方共二百一十七字。初搨本第四列首行“次子”之“次”字未損。有翻刻本。西泠印社有影印本,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刊》第九輯收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集评】:

    淸李葆恂《三邕翠墨簃題跋》:“此刻書勢屈蟠生動,於諸漢隷中最有筆法可尋。”康有爲《廣藝舟雙楫》:“由篆變隷,篆多隷少者”。又云:“筆法已有漢隷體。”顧爕光《夢碧簃石言》:“書體渾穆,如錐畫沙。”

【赏析】:

    

    由古隷向漢隷過渡,體現在刻石書法上痕迹較明顯的是東漢初年的隷碑《三老諱字忌日刻石》。過渡時期字體與書法中的複雜問題,只要稍加辨析,都可從此刻石中找出。

    首先,其字體已經完全不是《五鳳刻石》的古隷。但在“八分”基調上,不少字、劃仍保留着篆書的筆法結體,同時又有超出漢隷結構而接近眞書者;文字佈置,雖省去了如《萊子侯刻石》的行行界格,尙未能集合以整飭。右列四段字,行各不等,上二段字小,下二段字大,與左邊頂天立地的三行形成格調的三足對峙。若就以整齊匀一尺度,這是章法上的失態,但由於那幾條平行與垂直的界聯,把我們的聯想遷移,如從左側仰視一棟高層建築,向上之情油然而生;矛盾還在於,右上二段筆劃婉揚,結體豐密,中緊外疏,下二段用筆醇拙,骨法洞達,中疏外緊而體勢寬博。

    以上諸問題的根蒂,大約是由於書者審美愿望與藝術表現之間的矛盾轉戾。其心理與創作歷程是,書寫之初,作者似乎想表現一種沉密流美的意韻,這在前二段得到了一定的表達,但寫着寫着,作者又似意識到對這種韻格的把握有點勉爲其難,或者先前的那種意向在筆下自然淡化隱到潜意識之外,竟而不自覺地滑向其本體風格,亦即下二段裏的那種直拙的筆法與寬方的構架形式,及至左三行的書寫更益率意,漸入渾成之境。

    這種碑刻史上絕無僅有的內部風格演變例子,實質上一定程度是對創作主體情感波動的迹象化,讀東坡《黃州寒食詩》時亦有類此感覺。它可以化解存在於章法表面的一些矛盾與不和諧。另《三老》書法在章法上的平面立體視覺效果,還會使人想起北魏《泰山金剛經》那種欲包容一切的大氣勢;觀此碑,似非面對數尺斑剝石面,眞如獨立在百畝平疇,有草木古丘一望無涯的廣袤境界。只是,這種典型只可有一,不可有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