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過從帖

過從帖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宋·王安石書。紙本。行書。尺牘一則。凡六行,每行字數不一,共四十一字。26×32.1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墨緣滙觀》、《石渠寶笈續編》著錄。刊於《中國美術全集·宋金元書法》、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十二),載入台灣《故宮書畫錄》卷三

【集评】:

    淸吳其貞《書畫記》:“王荆公《奉見帖》(即《過從帖》),書法強健。”

【赏析】:

    宋朝書法家多尙“無法之法”,蘇東坡所謂“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即是這種書法風尙的公開宣言和理論的旗幟。在書法史上,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文化意義上的大進步。可是,在這面旗幟之下,也蔭庇了一些並不擅長書法的名家,王安石即屬此列。

    當我們審視王安石的這幀尺牘,其書法確實令人失望—線條缺乏骨力,點畫位置失所,結構形態萎靡不振,很難讓人從中感受到宋人所稱揚的那種似晋、宋間人筆墨平和冲淡的氣質或者傳承二王的風韻。奇怪的是,蘇東坡、黃庭堅等人對王安石的書法竟無一句微詞,觸目所見者是贊賞和傾慕。這使我懷疑這幀尺牘是否出自王安石筆下。因爲王安石的書法也曾走俏一時,人多爭效,難免有好事者從中作僞漁利。也可能,這些宋朝的書法名流在政治上、文學上都曾得到過王安石的提携和指敎,感情的糾葛將他們導向了“爲尊者諱”的泥淖—理性在某些時候也使淸醒的智者糊塗起來。可是,必須看到,在文人書畫崛起之初的宋朝,對書法優劣的評判標凖,開始由外在形式轉向作者內在的文化涵養和器識,這種“向內轉”的傾向開啓了否定書法品評中對形式的過分依賴的閘門,從而在中國書法批評史上建樹起一個新的文化意義上的價値系統。蘇、黃的品評或許更多的基於這樣一個標尺。

    盡管如此,以宋朝的書法成就作爲參照系,王安石這幅書迹的流傳,並非因爲他是書法名家,而在於它是名家的書法。王安石兼有政治家高瞻的膽魄和學者奄博的學識,可是,於書法藝術的實踐和認識他還欠火候。二者可以交融和互補却無法取代。以“蕭散高遠”評價王安石的書法,在我看來,只是對其作品意趣的提示或追加,尙不足以據爲服膺後人的定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王安石

下一篇:錢公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