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璘碑
【简介】:
全稱《唐故輔國大將軍行左神策軍將軍知軍事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義陽郡王食實封二百戶贈越州都督刑部尙書苻公神道碑銘並序》。唐開成三年(838)立。李宗閔撰,柳公權書並篆額,邵建和鐫字。正書。三十一行,行六十二字。據《金石萃編》:“碑高一丈,寬四尺五寸三。”今在富平縣。
【集评】:
淸郭尙先《芳堅館題跋》:“柳書香光服其下筆古淡,此非深於此事者不知。好之者以爲開朗,病之者以爲支離,皆皮相也。《馮宿》、《苻璘》二碑字較小於《大達和尙碑》,而魄力雄渾一同,此是何等神力。”淸孫承澤《庚子消夏記》:“其書亦帶有嬋娟不勝羅綺之致。”淸楊守敬《學書邇言》:“《苻璘碑》,《魏公先廟》,《劉沔》,《馮宿》,皆斂才就範,終歸淡雅。”
【赏析】:
柳公權是位個性強烈的大書家。他的“心正則筆正”的名言一直爲後人津津樂道。他晚於顏眞卿七十年,深受顏字的影響。此外,他還吸收了歐陽詢和李邕的筆法,融爲一爐,形成了自己的面目。他的成功,得力於一個“化”字。唯“化”,才能自出新意,自成一家。
苻璘碑和其他傳世柳碑相比,結體略呈正方形。《舊唐書》稱柳“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此碑正體現了柳字“勁媚”的特點。從用筆看,此碑方、圓兼用。橫畫皆用方筆,截紙挫鋒,橫掃千軍,純用歐法。竪畫則欲下先上,逆鋒而下,用圓筆,取其圓渾厚重。從結構看,此碑旣不同歐陽詢的嚴緊,又不像李邕的放縱,也不似顏眞卿的寬博,每個字的中宮收緊,主筆的橫竪都盡量放長,形成寬嚴結合,疏密調匀的基調,就像一位氣沉丹田,手足舒展的武士。
顏書敦厚沉着,雄強茂密,但其點、竪、撇、捺却顯得過於肥壯,因而被李後主譏爲“粗魯”。柳公權顯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從《苻璘碑》中可以看出,他已經避開了顏字肥壯的竪畫,把筆畫寫得均匀瘦硬,斬釘截鐵,像刀切一樣爽森。可以說,柳體至此已初見規模。三年後的《玄秘塔碑》,筆法就更加銳利,筋骨就更加明顯了。
但是,矯枉不能過正。再愚蠢的婦人,也不會把小孩和髒水一起潑出去。可是,《苻璘碑》雖然揚棄了顏書過於肥壯的毛病,却也丢掉了顏書敦厚沉着、雄強茂密的特點,筆法瘦勁有餘而古厚不足。發展到《玄秘塔》,雖然勁健至極,却不免脫巾露肘,結構上則失之拘謹,不夠開張。被李後主譏爲“生獷”,宋代朱長文也認爲柳書“不及顏之體局寬裕也”。再過兩年後,《神策軍碑》的筆法蒼勁靈轉,結構開闊,就不那麼拘謹了。
過猶不及,藝術的辯證法也就是這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