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十紙說卷
【简介】:
淸·朱耷書。紙本。行書。29×188.6cm。故宮博物院藏。刊於《中國古代書畫圓目》(一)。
【赏析】:
朱耷從明朝皇家後裔變爲僧人,變爲禪林宗師,又還俗爲“只手小蘇,廚中便爾乏粒”的窮苦職業畫師的人生經歷所引起的情感潮汐,也在他的書畫中得到一種抒發。他的山水畫有一種蒼凉蕭索的氛圍彌漫,就像他人生的灰色;他畫魚、鴨、鳥等,常作“白眼向人狀”,就是自己性格的寫照,所謂“憤慨悲歌,憂憤於世,一一寄情於筆墨”。“八大山人”四字草寫聯綴或以爲類“哭之笑之”,或以爲與《八大人覺經》有關,似乎尙可討論。但此卷書法,沒有像其它的書法寫得如狂如顚不易辨讀,沒有似“哭之笑之”、“有時對客發痴顚,佯狂索酒呼靑天”的模樣。而是洋溢着渾樸酣暢、明朗秀健的風神韻致。
繞有趣味的“十紙說”,是訴說着各地的產紙情况,如福州所產,杭州所產……雖屬說明文一類,但紙者,書畫家創作的物質基礎之一,因此朱耷也有一種深厚的情感。這裏似乎不需要狂怪衝動之氣,相反却透露出秀逸明朗的筆意。朱耷的行筆恣縱,蒼勁圓潤,線條活潑。結體不以緊結、險峻勝,而是較寬綽,圓轉處較多,並巧寓變化,如“唐”字多見,面目名異,“也”字頗多,各異面目,如此等等。他的結體具有特別豐富的姿態,這頗似他的畫,一花一葉,一鳥一石,結構巧妙,生意盎然。我們還注意到他的用墨,很有一些字是乾擦而出,也頗似他畫畫用墨之法,能乾擦而滋潤明潔,這是他的本領。朱耷曾撕裂僧服而焚毀,在門上書一“啞”字而不與人交談,有過佯狂,也有過眞狂,但畢竟又有神淸氣爽之時。這幅長達近二米的長卷上他完全是專心一意地在書寫,在創作,這時的心境大約是一池微波蕩漾的境况,沒有風暴,沒有驟雨。他在一幅畫上,往往只畫一隻鳥,或者一朶花,而此幅却是大氣淋漓揮灑這麼多行字,從此對比中或許也可體察他書法創作的情境。
《昭代尺牘小傳 》:“(朱耷)書有別趣。”此幅作品所顯示的風神韻致,正是同一朱耷而在彼時彼景彼情下所產生的別趣中的一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