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平夷碑
【简介】:
又名《漢任尙碑》。隷書(古隷)。東漢永元三年(91)刻。碑係一塊天然不規則(上窄下寬)石片,實爲碣。130×54cm。石面有裂痕及破碎處。碑上字迹磨捐嚴重,計有字五行,每行字數不等,尙存約七十字左右,每字約五至六cm。有碑額,古隷“漢平夷碑”四字。碑文可辨識者僅二十餘字,除第一行開始“惟漢永元三”和第二行起首“任尙”等字外,餘均讀不成句。碑於一九五七年在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松樹塘村北草原上發現,現存巴里坤縣文化館內,係建國以來新疆境內發現的惟一的漢代石碑和西域漢碑中年代最早和惟一有碑額的刻石。碑搨尙未影印出版。
【赏析】:
繼《裴岑紀功碑》、《劉平國頌》、《沙南侯碑》之後,新疆境內又發現了《漢平夷碑》石碣,這是新中國考古事業的重大發現,也是書法界的可喜收獲。
這些鐫刻在天然石塊上的漢字,體在篆隷之間,氣呑瀚海大漠。隷書筆畫的鈎挑波磔,蕩漾在篆書結體的曲折圓轉之中,非篆非隷,亦篆亦隷,旣可稱“繆篆”,又可稱“古隷”。書體的精妙,使《祀三公山碑》闇然失色,令《裴岑紀功碑》退避三舍。實爲漢碑中又一瑰麗的奇葩。
在西域漢碑中,《漢平夷碑》年代最早,書體也最古,又是西域諸漢碑中書風最爲端整的古隷。用一句先賢欣賞碑帖常用的口頭語來讚嘆,就是“良可寶也!”
曾爲淸代以隷書著稱的大書法家伊秉綬所取法的《裴岑紀功碑》,也是書體莊重的古隷。與之相比,則二者氣韻絕然不同。《裴岑紀功碑》在規正之中,氣勢飽滿。如同打足了氣的球體,充滿了一股磅礴欲出的力量,意蘊含蓄。筆畫的剛勁不如《漢平夷碑》;《漢平夷碑》則在謹嚴之餘,筆勢開張。就像天山上初昇的太陽,華光四射,朝氣蓬勃。筆力的開拓勝過《裴岑紀功碑》。《裴岑紀功碑》的沉凝之力,收於字內;《漢平夷碑》的莽野氣勢,發於筆外。就是這幾根邊塞征夫書寫的殘缺不完的線條,却凝結了永垂千古的凜然之氣,攝人魂魄。觀之如對“拔劍已斷天驕臂”,“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漢家飛將。大漢王朝當年牢籠天地、彈壓山川的神威,至今尙能令人迴腸蕩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