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松詩卷
【简介】:
明·王鏊書。紙本。草書。七言詩一首。凡四十八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二百三十四字。34.3×360.6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五),載入台灣《故宮書畫錄》卷一。
【赏析】:
明代是帖學的泛濫期,也是帖學的崩壞期。馬宗霍評爲:“帖學大行,故明人類能行草,雖絕不知名者,亦有可觀。簡牘之美,幾越唐宋,惟妍媚之極,易粘俗筆,可與入時,未可與議古。”“俗筆”,意謂無晉人風韻:“入時”,即指明人新新奇奇的追求。王鏊此幅書作,用筆騰跳,變化奇詭。重處如牛頭聳挺,輕處如芒針耀眼,竭盡姿態,故意地流露出揮運時的一種頓困的狀况,着意在結構中迎送來往。使轉的對比是曲直並用的。如果從意境上來分析,氣氛蕭瑟,沒有一處可比着痛快歡悅的。這還可視爲作者心境鬱悶,點點畫畫,絲絲縷縷,欲吐非吐,充滿了尖銳苦澀,是一派偃蹇躓碍的相貌。書者,心畫也。妙處是能將作者的心態變成讓人人可以視見的墨迹,人人可以感受的墨象。人的心理變化是不同的,因此墨迹的意象也是個大千世界。可笑,可哭,可愕,可慍,可怒髮衝冠,也可溫讓禮揖,不拘一格,得自然之佳妙。
王氏《憫松詩卷》草書以瘦硬拗直的折筆爲主要形式。
明代,帖學的盛極,帶來了審美心理的逆轉。與使轉的傳統形式和審美標凖相反,體現着鮮明的頓挫和節奏的創新筆法開始出現。這個流派風格的美學特徵是強調精神的外耀和處處展示,借以誇飾個性的完整,這一點,又是憑藉尖硬的筆及其強直的運用方法得以實現的。王氏《憫松詩卷》就是這個流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王氏居官正直明察,具有對儒家思想的執拗與實踐,在風雨飄搖的明代中葉,他借題“憫松”,直抒胸臆,而《憫松詩卷》筆意的嶙峋勁翹,也恰當地表現了書家的鮮明個性,危峰孤松獨秀的風采,自筆下躍然而出。可以說,這是一件字人合一的較佳作品。
從技巧和形式方面考察,王氏這件作品的反傳統精神是很明確的,而它的簡單重複,則是以藝術形式表現作者性情心態的一種極端,可以欣賞借鑒,却缺乏仿效的內涵和價値。這個問題,具有藝術創作與學習的普遍規律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