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顯祖等造塔像記
【简介】:
全稱《須彌塔主韓顯祖造塔像記》。北魏永熙三年(534)六月刻。正書。九行,行十一字。題名十二行。首行二列,次行在像下一列。餘各三行。淸王昶《八瓊室金石補正》載:“高七寸六分,廣一尺七寸三分。”曾歸長白端方。有翻刻本。原刻本首行“熙三”二字間有石花一片,翻刻本無。《中國書法大辭典》著錄。
【赏析】:
無獨有偶,看了《韓顯祖造像》之後,我們方知道書畫合璧意識並不僅反映在《和寺尼道僧略造像》上。當然,它們之間仍有意識的強弱、顯隱之別。
但是,在我們閱盡魏碑之後再來看《韓顯祖造像》,就其文字或造像本身已不足以使我們產生更強烈的衝動。僅僅是造像,反映了善男信女們爲表示對佛的敬畏而題上自己的名字,並試圖與那位塔主韓顯祖一同傳諸後世。
這種美妙的初衷也僅停留在主觀的愿望上,事實上,經過歷史長河的無情滌蕩,所遺留下來的也僅是文字反映出來的書法意象而已。更明確地說,這塊石頭上令我們感興趣的也只是文字而並非內容。
因爲在大量的佛家供養人、信徒們造像題記中,一般文字僅是作爲一種簡略的記述而已,固然天眞不泯,但其粗率有加。而在衆多題記中,《韓顯祖造像》應當說是屬於比較精緻的。
僅僅用“近於楷書”來評論這塊碑顯然太不負責任了。因爲與楷有源的現象屢見不鮮,但我覺得此碑更美妙處還在於筆畫上富於搖曳的動感。
這並不是每塊碑都可以給人產生這種感覺,隷書也不過一波三折而已,一般題記的魏碑大多如刀切,但此碑却在歷經鍛煉的筆畫中顯出略見行書的飄逸。但也許正是由於它這種不成熟,從而見出與楷、行、隷的血緣與距離。也由此使我們在粗疏中見出美妙的精緻,油然升起寶視把玩之念。
把作品的用筆趣味分爲兩部分欣賞。一部分是鋒露於外,一部分是含蓄流動。雖然皆出一人之手,但用筆不一,却可能形成兩種審美效果。鋒稜銳利的這部分,在作品中佔主導地位。它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即空中落筆而起,用筆戳入之後果斷地遞折而後行筆,不把方勁的稜角蓋住而特意留下,即使三、四個筆畫相迭,這種起筆翹首的痕迹也昂然存在,奇崛峭拔。而另一部分則是靈動圓潤,氣收於裹,神顯於外,泯去稜角,後者補於前者,豐富了此作線條的意味。作者熟練於安排,作品章法有趣可尋,雖然一格一字,字型的處理各有奇趣,鱗羽參差,作者善用字格這一個小小的天地,把每個字擺成各種趣味盎然的不同形態,這是一種積極的利用。北魏無所謂書家,在書史上是一個大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之中,誰越能表達自己的特點,誰被後世激賞的可能性就越大。《韓顯祖等造塔像記》的書法雖有個性却較微弱,這類風貌相近的作品在北魏是太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李晏爲亡息羅睺造天宮像記
下一篇:程哲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