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陵天目僧詩軸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淸·王鐸書於崇禎十七年(1644)。綾本。行書。凡四行,共五十三字。245.5×52.5cm。刊於日本《書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王鐸書法,龔鼎孳云:“文安公書法妙天下,”眞得晉人三昧……,”姜紹書也說:“……行草寫山陰父子,正書出鍾元常,雖以鍾王爲模範,亦能自放胸臆。”二人均指出他主學晉賢,現存法書中確有不少是臨王羲之諸帖。
大凡每一新派書法的出現,總要扛出王羲之這面大旗,以壯聲勢,王鐸書法,如果從當時的正統派眼中看來是奇怪,甚至是“野道”。那麼,從王鐸的立場上講呢?那呆板的舊體是無生機的泥塑,爲“法帖之妖。”
《寄金陵天目僧》爲王鐸五十三歲時所書。結構穩中有險,第一行中“岫”字,無論是自身的結體,以及和它行、它字的呼應,都十分精采。且落筆沉着果斷、線條含蓄宛轉、圓渾中見挺拔,不難看出其扎實的傳統功力和不安雷池的潜在意識,雖在其所有書作中未屬上乘。但與以後的“渾雄恣肆”有緊密的聯繫,可以這樣講,沒有這一時期的沉着穩健,就沒有以後的縱而能斂。
因此,作爲明末書壇的台柱人物,王鐸的強烈感情的燃燒,使王羲之這隻不死之鳥,又獲新生。王鐸和王羲之雖然不一樣,但王鐸的直抒胸臆,心與筆應的氣度,畢竟得之王羲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