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邮票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数千年来,高峰叠起,经久不衰。我国自1951年发行纪11《鲁迅逝世十五周年》纪念邮票起至1982年4月底止,发行过与书法艺术有关的邮票数百枚。
篆书是最古老的书体,它包括甲骨文、大篆、小篆和钟鼎文。 T .65(6-1、2除外)、 T .71上有多种篆字、风格各异,但都有一种均衡对称之美。布局严谨。转折多呈方形而少轻重顿挫,显得劲峭话锐,秀美沉着,古朴而又烂漫。 T .44(16-12、16)及小型张有齐白石老人的篆书题款, J .60(3一3)吴作人的题款,用笔雄浑遒劲,藏锋逆入,转角处略呈弧形。其中 T .44小型张上“祖国万岁”是白石老人九十五岁高龄所作,腕功、笔力令人惊叹,真可谓人书俱老。纪81(2一2)、 J 。39(2-2)是以篆刻为主的邮票。秀丽处显苍劲,流畅处见厚朴,逸趣天成,格外逗人喜爱。
齐白石作品选
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其特点是用笔接近于篆书,而结构接近于楷书,只是扁平一些。笔画出现波磔,便于书写,整齐易认,显得平正、稳当。 J .10、 T .37(小型张)、 J .42上的隶书字体端庄俊丽,秀雅大方,为邮票色不少。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它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约始于东汉,盛行魏晋六朝,唐代是它的极盛时期。因其形态平稳工整,结构匀称、端正,便于初学,故历来书法家多主张习书由楷书入手。 J .68(3一1)上有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题词,乍看清秀俊逸,实则柔中寓刚,雍容大度,颇有魏碑笔意,从布局谋篇到落款铃印都恰到好处。 J .55上的题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其字体严谨,笔势舒展,肥瘦适可,燥湿合度,显得古朴而又稳健,超然不凡,自成一家。
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行书创于东汉末年,是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它萦回玲珑,生动流美又平易近人,长期以来一直拥有最广泛的爱好者。纪11、纪122(3一2)都录有鲁迅《自嘲》中的著名诗句。鲁迅的书法虽得力于魏碑,但师古而不泥古,风格独特,质朴而不拘谨,外柔内刚,洒脱而有法度,无丝毫媚俗之气。 J .76题词是鲁迅生前老友茅盾在病中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书写的,字体秀媚流逸,结构松而不散,气韵通疏,寓刚健与婀娜之中,清秀天然,自成一格。 T .69上刘旦宅寥寥数笔活现了红楼梦群钗的形态,且周汝昌画边题字也颇有韵味,用笔润而肥,结构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相映成趣。 T .44(包括小型张)张张都有题款、铃印,书体风格与画面紧密呼应,融洽一致。或长行直下,使画面增加生机;或寥寥数字,以弥补不足。白石老人的书法功力深厚,苍劲毫迈,既古拙多变,又浑然一体。纪50(小全张)、特31、 J .34(2一1)、 T .29(包括小型张),还有整张邮票上“北京邮票厂”版铭,都出自著名书法家郭沫若之手。郭老少年时学《兰亭序》,后又研习晋唐楷书和六朝写经,功底深厚,结体谨严,字形优美,点画沉着,格调高远。字间虽少明显的牵连萦回,却承上启下,笔断意连,有起有应,顾盼分明,妙趣横生,有活泼飞舞的动势。纪47(小全张)右边的一段碑文、纪55(3一1)(1958年8月为河南省小麦丰产展览会的题词)、 J .51、 J .70(1940年为林卓午先生题词)均为周恩来总理所书。总理年轻时对颜体下过很深的功夫,后又受晚清名家何绍基影响,书法独具一格,端庄稳健,宽绰雄放。用笔用墨及腕力都带有颜书和魏碑优点,洒落笔意,更显得刚直厚重,气象开阔,于雍容气度中时露雄健之姿。毛泽东主席的书法在邮票上出现最多,毛主席的书法早年似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用笔谨严而又开拓,功力较深。他博览古今碑帖,加之对张旭、怀素等草书的研究,形成他气势磅薄、变化万千的风格。毛主席的书法精神横溢、风采飘然,生趣活泼,动律优美。尤其在书写诗词中,善于将思想感情的波动起伏发之于毫端,运笔节奏明快,使人感到他手中的笔在迎面跃动,左右逢源,无不如意。文7《毛主席诗词》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他的书法艺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满江红》。
毛主席诗词
邮票画面上还有不少好的书法作品,如 J .60刘海粟的《黄山云海奇观》、 T .28徐悲鸿的题款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笔者只是一个普通的青年书法爱好者,但愿书法艺术这朵奇葩在邮坛开得更加鲜艳。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