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书法
明代董其昌之后,“二王”帖学一脉再难有人能写出那般空灵秀雅的小楷和行书。董其昌的作品属于那种即便是外行看了也觉得赏心悦目的类型,但是从相对专业的角度我们应该怎么欣赏呢?
董其昌曾在皇宫内院和民间第一收藏家项元汴家中作过馆师,遍阅晋唐名家法帖。晚年崇祯年间告老还乡书风日益精进。他晚年书风完全成熟,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之后,曾经写过一件小行书《东方朔答客难》,这件作品极具代表性,今天我们就以这件作品为例,来分析一下董其昌书法的妙处。
在这件作品当中,起首的位置“东方先生喟然长叹”中的“方”字是最厚重的,这个字笔画少又是独体字,按理说应该写得小,但是董其昌却把它处理得最为厚重;因为这一段与首行的“东方朔答客难”之间形成了一种呼应。
首行的“东方朔答客难”,三个字形成了一个小组合,组合中间有一段空格,第二行的这个地方为了不显得虚空,所以“方”字尤其厚重。在其他的地方也有这样互补式的处理。
又比第三行的“万乘”二字中轴线整体向左,“之主”二字中轴线整体向右。与黄庭坚米芾书法中显著夸张的变化不同的是,这两个组合,乃至整个作品文字组合中间的倾斜角度都很小,大约只有十度左右,这种细微的变化为行列塑造出一种春风拂柳的柔荡感,加上单字飘逸的用笔,尽显轻灵与平和。
再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上半部分要墨色要更加浓重,笔画更显秀润,此为晦;下半部分笔画纤细、墨色浅,此为明。上下的对比,左右的向背呼应,共同形成了一幅明暗交织,意态生动,和谐统一的山水画卷。
这件《东方朔答客难》整体风格灵秀空松,其动荡而又安定,空灵而又沉着的对立统一的丰富变化,都是在细节中呈现出来的。相对于赵孟頫的精熟,被人诟病“俗”,或许董其昌其这种精微的动荡,超然的空逸与平和更能俘获人心。
对立统一也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阴阳之变,阴阳之变也是中国书法永恒的话题,字形的大小,笔画粗细,用墨的枯润都在书法阴阳之变的系统当中。
董其昌在自己的《画禅室随笔》当中就曾谈到过这个话题。他是这样论述的:“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无墨。”书法之变终究是阴阳之变,读懂了书法中的阴阳,面对一件作品至少能读懂三分。
《东方朔答客难》的妙处自然不仅以上所述,其笔法细节的变化、提按顿挫细微的处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