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字的书法
对于章法变化的处理,不外乎“变”与“不变”。“不变”在当代来说,似乎是个贬义词,名声甚糟,但它并非一无是处,如在基调确立、风格塑造上,它就功不可没。尤其当我们进入孙过庭所说的“人书俱老”的时候似乎就属于这一种状态。“变”似乎千态万状,难以捉摸,其实也不过“渐变”和“突变”两种而已,与人在中年状态相仿。
渐变与突变,主要依据变化程度及有无过渡加以划分。在章法中,渐变和突变也主要通过线条之粗细、曲直;字结构的欹侧、大小、错位;字间、行间距离的疏密;用墨的变化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线形之变
A、线的粗细变化
书法是以线造型的艺术,线条是书法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线条的粗细变化与书法艺术的生命活力息息相关。南朝梁武帝萧衍生动地指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粗而有筋,似蒲萄之蔓延,女萝之繁萦”。
线条在粗细上的逐渐变化,即为线条粗细的渐变。它可以是“渐强”式的,即由细渐粗,仿佛旭日东升,草木方萌,洋溢出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气象。它也可以是“渐弱”式的,即由粗渐细,仿佛夕阳西下,渔舟晚归,给人一种宁静恬远、余韵袅袅的美感……
线条在粗细上的突然变化,即为线条粗细的突变。用笔的忽重忽轻,线条的忽粗忽细,恰似民间鼓乐:时而鼓乐齐奏,管弦轰鸣,如万众欢腾,声彻云霄;时而戛然中止,声歇气屏,如风平浪静,一片寂然。线条粗细的突变,会迸放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极有利于表现书法家的澎湃激情。
线条粗细的渐变与突变的综合运用,大大丰富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多变的线条犹如一双敏锐的“心灵捕手”,书法家的心境变化、情感起伏、思绪飘飞,于其中表露无遗:它既有激昂和奋进,又有恬淡和悠然;既有由衷的喜悦和憧憬,又有不尽的彷徨和幽伤……
王羲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颜真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王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王羲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米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王羲之
颜真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王献之
颜真卿
二、字结构之变
A、欹侧
欹侧是指字形体势的斜倾变化。欹侧能破平直、生跌宕,“以奇为正,不主故常”(董其昌语),是高明书家驾驭章法的要诀。邱志文先生曾对王羲之《十七帖》曾作过统计,在全篇801处变化中,欹侧变化有198处,占总量的24.7%,位居所有变化手段之首。
渐变式欹侧通常有两种做法:1、缩小欹侧幅度。如字形体势由正向侧的微妙调整,或者对连续的多字作欹侧幅度由小到大的依次渐变。这些变化虽不抢眼,但平缓渐进,不显唐突。2、增加过渡因素。如在反方向欹侧的两个字(如前字左下欹侧,后字右下欹侧)之间,加入一个体势端正的字。这样,体势的变化便获得了一种缓冲,字行的形状也不致过于突兀和和尖锐。
突变式欹侧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1、字形体势由正向侧的大幅度转变。体势作大幅度欹侧的字,在字行中成为“特异”元素,格外引人注目,有序的字行也因此变得有些无序。2、字形体势的反方向欹侧。如前字左下欹侧,后字则右下欹侧;或者前字右下欹侧,后字则左下欹侧。反方向欹侧带来的变化异常突兀,在字行的形状上形成富有张力的突角。但它又险中寓稳,正所谓“势似欹而反正”(李世民语)。
轻转慢扭,攸悠荡漾,抚人心怀,是渐变式欹侧的表现优势;强转硬折,大起大落,动人心魄,是突变式欹侧的表现优势。两种表现手段在章法中的综合运用,即是两种表现优势的发挥和互补,它使字行的推进,犹如淙淙溪流:时而左拐,时而右弯,时而宛转,时而跌折,时而平缓,时而激宕,乍惊乍喜,饶有兴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综 合
B、大小
若字体大小参差,天然不齐,章法则有细雨夹雪、乱石铺街之妙。包世臣很有想象力,他说:“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在王羲之《十七帖》801处变化中,大小变化有153处,占总量的19.1%,在所有变化手段中位居第二。可见,字体大小变化是章法处理的重要手段,无大小之变,常有算子之诮。
字体大小的渐变是指字体在大小上的逐渐变化。它有两种形式: 1、字体由小到大的逐渐变化。它犹如事物处于上升阶段,有一种壮大感。2、字体由大到小的逐渐变化。它犹如事物处于下降阶段,有一种消退感。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特点是逐渐变化,这种变化是和谐有序、自然而然的。
字体大小的突变是指字体的骤然扩张或收缩,字体在大小上两极分化、对比悬殊。字体的扩张,仿佛重弹瞬间爆炸,形成极强的冲击和张力,对观者的视觉刺激异常强烈。在追求“shock”效果的现代书法中,这种手段被广泛运用。字体的收缩,仿佛物体悄然远逝,给人以内敛、凝聚、隐退的感觉。在强调修炼的传统书法中(如出家后的李叔同书法),这种手段运用得较为普遍。
字体大小的渐变与突变的综合运用,可以使二者的特点得以兼容并包,使章法既有反差强烈的轰然跌宕,又有循序渐进的和谐推进,既富于刺激性,又不失耐看性。
C、错位
错位是指一行中的上下两个字作方向相反的水平移动,重心连线由垂直状变为倾斜状。书法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其实,“奇”、“险”向来为书法所重,而错位是营造奇险感的有效手段。在王羲之《十七帖》801处变化中,错位变化有147处,占总量的18.4%,在所有变化手段中位居第三。
渐变式错位与突变式错位的划分,关键看错位的程度。上字形体的纵向平分线,是渐变式错位与突变式错位的临界线。尚未跨越临界线的错位,属渐变式错位;跨越临界线的错位,属突变式错位。在章法处理中,渐变式错位所营造的奇险感相对较弱,它所塑造的“形象”是以正为主、以险为辅的,是平中寓奇的。突变式错位所营造的奇险感要强烈得多,它之所以要跨越“临界线”,目的就是要“履险蹈危”。突变式错位所呈现的险势,从局部看已险仄倾倒,无可挽回,它需要在更宽阔的章法空间寻找“拨转机关”予以补救和平衡。
渐变式错位与突变式错位的综合运用,可以使“险”的营造不恪守某种固定的模式,它在丰富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更适应和满足了观众对“峻险”、“奇险”、“悬险”、“绝险”等的多元化需求及个性化偏好。
三、字间距离的疏密
章法上的疏密是指字体在间隔距离上的聚散变化。“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姜夔语),在营造书法艺术的空间效果上,疏密是须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更是如此。
渐变式的疏密处理,是指字体间隔距离的拉开或靠拢,是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逐渐展开的。递增则渐疏,渐疏则有散朗感;递减则渐密,渐密则有逼聚感。总之,渐变式的疏密处理,寓变化于和谐之中,守序而不呆板,宜于塑造平和有致的书风。
突变式的疏密处理,是指字体的骤然密集或骤然疏散,古人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指的正是这种类型。在章法中,字体的骤然密集,会加剧“浓”、“重”、“实”等效果;字体的骤然疏散,会加剧“淡”、“轻”、“虚”等效果。因此,突变式的疏密处理,具有大浓大淡、大轻大重、大虚大实的“强对比”特征,这就决定了它在章法处理中具有加剧刺激、制造动感、激发活力、突显效果等天然优势。
过度平和易步入平淡,导致生气不足;过度刺激易坠入粗野,导致格调卑俗。“不及”和“过之”之弊,决定了渐变式的疏密处理和突变式的疏密处理,“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强调综合运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四、行间距离之疏密
五 、墨色之变
书法是黑白艺术。在色彩上,虽然黑白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但纯粹的黑白终显单调。为丰富墨色的层次和变化,书法家展开了对墨法的探索。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是墨法渐受重视的过程。
墨色的渐变,是濡墨挥毫的自然结果,但它需要时间的支持。倘若每次濡墨挥毫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墨色由浓渐淡、由湿渐干的变化就会非常明显。相反,倘若每次濡墨挥毫持续的时间太短,墨色就来不及变化,从而仍显单调。后一种情况在书法界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正是由于缺少时间的支持所致(审美观念的影响使然者除外)。
墨色的突变,通常有两种做法:1、自然变。在笔干墨渴的情况下,重新濡墨挥毫,就会形成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比强烈鲜明,但又合乎情理,不显刻意。2、故作变。浓墨既施,为制造对比效果,便故意将笔毫擦干于废纸再作书写。这种做法虽亦能造出墨色变化,但过于做作,不够自然,且易导致章法过“花”。因此,它并不受书法家青睐,在画家书法中却俯拾皆是。
墨色渐变与墨色突变的综合运用,目的是规避墨色的乏味单一,增强墨线的表现力。墨色的渐变虽然只是一种缓然慢进的变化,但它是墨色突变的前提和基础。在获得时间的足够支持后,墨色的渐变就会把墨色的突变唤至前台,共同创造一个墨彩纷呈的迷人世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