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庆岭书法
人物简介
王学岭,1963年生于河南周口,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供职中直机关。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七、八届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全国书法展览评委,中国美术馆展览学术专家组成员,中国文字博物馆艺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部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书法创作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艺术创作院、北京师范大学师资培训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特聘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
书法作品获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群星奖”金奖、创作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一等奖等数十次书法艺术奖。文学作品《大道周口》获2015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文联“送文化下基层”先进个人并荣获“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出版文学、书法学专著及书法作品集多种。有数百件书作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张挂收藏。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某种角度来说,它也是艺术精神的传神写照。书法,离不开生气、生命力、生活点滴。
生活是朴素并且鲜活的,如同大地一般;生活又是具体而丰富的,如同绿叶青山。在文艺创作中,人们把它描述为人性,好的作品需要深刻挖掘人性;在寻常社会中,我们也把它叫做走入群众、为人民而歌。只不过,其中的标准需要反复探寻和推敲,也即审美标准。
如同丰子恺、黄永玉先生的画作,寥寥数笔,雅俗之间,道理毕现。每每引人会心一笑。这个会心,便是审美一致的共鸣。许多艺术培训机构都在讲共情能力对于表现力的重要性,也大约等同此理。如此,我们就更加不能脱离生活。雅俗共赏、文质彬彬等传统文艺标准,多指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筹,如五禽戏、太极拳来自于对生活事物的观摩与提升,从而能让人们从中受益;心手如一、形神兼备等,则是理论与技术的揣摩过程,得到实践中最高效的途径,进而去创作展现可令人会心或者受益的事物。有道有德,也即是兼具理论和方法,才是创作的根本。一切由人而始,因事而发,最后仍要归于人去赏去析。
文艺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大众的需求与标准。若作文人,需要识文理、知人情;若作书生,需要爱书艺、懂生活。具体到书法当中,古今虽时迁境异,笔墨长载道抒情。载道以文心,抒情在世事,也即雅与俗、精致艺术与朴素生活,取其中,成其美。写一幅作品,可以应时,可以随手,也可以由心,这些都不是框囿标准,但切记不能片面地解读经典。比如苏轼的名句“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被当成了一些肆意创作的理由。这“本无法”并非无视传统和基础,全诗一百多字,提到的书法典故和人物有十二三处之多,几乎句句用典,此时的“无法”最多只能看作类似于“我不会喝酒、我不会写字、我不会编码”等谦词。假如一人做文章也好,写书作也好,动辄典如泉涌,挥斥间笑谈间樯橹灰飞,我们能说他没有艺术根基吗?我们只能赞叹他基础扎实储备厚重。如果不能像苏轼一样句句皆有典,不能像虞世南一样事事堪服人,不能像王羲之一样笔笔似惊鸿,那还是不要“意造”了。可以先向刘熙载“书者,如也”中“学、才、志、人”几个递进标准去做观照,踏实练习,才好。
篇幅原因,几句皮毛散语,不足倾倒不能喷饭,算是假日烹茶野老献芹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