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篆书家
一、李斯
李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担任秦朝的丞相。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火不断,各国互相封锁,所以导致各国文字差异颇大,字体互不统一。秦灭六国后,根据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命令,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参考六国古文进行增删修改,奏请始皇帝赢政厘定为小篆。并由赵高写出《爰历篇》,胡毋敬写出《博学篇》,自己写出《苍颉篇》七卷,颁行全国作为典范。
因为李斯本人擅长书法,在统一全国文字后,随秦始皇东巡,所以,后来在峄山、泰山、琅琊山、芝罘、碣石、会稽等六处所立的记功刻石,大部分被认为是李斯所书。这些石刻字体用笔严谨,字体婉通。唐朝李嗣真《唐人书评》说:“斯书骨气丰匀,方圆妙绝。”明代赵宦光称赞李斯说:“为古今宗匠,一点矩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奸猜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颊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书法至此,无以加矣。”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隔日,他又命令采岭石弭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二、李阳冰
李阳冰,字少温,唐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初为缙云令,后历集贤院学士,官至将作少监,人称“李监”。他是大诗人李白的从叔,曾为《李白集》作序。精研小学,曾刊定《说文》三十卷。李阳冰擅长篆书,醉心小篆达三十年之久。最早取法李斯的《峄山石刻》,后又学《吴季札墓志》,独创一格,终于自成一家。后代学篆书者皆宗之,誉之为李斯以后一人而已。他少年时书法疏瘦,气势上有所不足。暮年笔力淳劲豪骏,誉满天下。时人评论他的篆字字形如虫蚀鸟迹,笔势似风行雨集,险峻像崇山峻岭,誉之为“笔虎”。《述书赋注》云:“变化开闽,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苍颉后身。”他对自己的篆书也颇自负,尝刻一印云:“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李阳冰酷爱刻石,颜真卿所写之碑多请他篆额。
传世书迹有《三坟记》、《城隍庙碑》、《易谦卦》、《怡亭铭并序》、《滑台新驿记》等。此外,李阳冰对书法理论也颇有造诣,著有《唐翰林禁经》八卷。
三、徐铉
徐铉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时曾任御史大夫,后为率更令,人宋后迁散骑常侍。精小篆,最初师法李阳冰,晚年得《峄山碑》摹本后,潜思精研,将从前的书迹付之一炬,改弦更张,终于成为继李阳冰之后的一代篆书大家。他的小篆颇有隶意,无垂脚,字下如钗股稍大。结体纯正,点画精严有法,气质高古,纵横放逸。“其书札之妙,自成一家。当时士大夫有其书者,无不宝之以为楷书”。曾受诏校《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传世书迹有篆书《千字文》刻石。
四、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避嘉庆皇帝颐琰的名讳,以字行,更字为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是清代著名的篆隶大家和篆刻大家。其出身寒门,9岁时就已辍学谋生,但是在逆境中仍能学而不倦。后来由梁闻山介绍而得与大收藏家梅谬相识,并与之相处达八年之久。梅谬金石书画收获丰富,为邓石如钻研书法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条件。据包世臣称,邓石如入梅府以后,“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乃就寝,寒暑不辍”。从此以后,山人的书法、篆刻艺术大进,为当时名士所重。当时的大学士刘墉、副都御史陆锡熊称其书:“于数百年无此作矣。”邓石如篆书初以“二李”为宗,但又不为其所限,以隶书笔意入篆,强调行笔的提按顿挫变化,从而丰富了篆书用笔,突破了玉箸篆笔笔圆转、处处圆转的藩篱,风格沉雄浑厚,意气天成。
康有为曾云“完白山人之得处在以隶笔为篆”,可谓是十分中肯的评价。另外,邓氏篆书线条凝练苍劲,紧密厚重,金石味颇浓。又因喜游山水,黄山、雁荡、天台、泰山、匡庐、淮扬都有他的足迹,因而其书法艺术中又有一种空灵飘逸、疏宕典雅的灵山秀水的气质。这个特点也可以说是邓石如篆书所特有的。另外,邓石如作篆书,强调“遒”和“灵”,所以他的作品线条具有一种柔中有刚之美。他的作品有《白氏草堂诗》、《游王氏性园诗》、《隶书联》等。
五、吴熙载
师从邓石如的学生包世臣。篆隶书全都取法邓石如,能融会贯通。篆书流美婉转,婀娜多姿。有书法中的“吴带当风”之誉。
六、杨沂孙
以篆书闻名,他的篆书,据说是将笔毫烧掉一些,以期写出粗细匀等的线条,但显得平板少趣味。自认为可和邓石如相颉颃。
七、赵之谦
赵之谦,字益甫,号悲庵、梅庵、冷君、无闷、铁三、憨寮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咸丰九年举人,曾任江西奉新、南城等处知县。他博学多才,金石、考证、目录、书画、篆刻之类全都非常精通。但生性耿直孤傲,愤世嫉俗,不肯随波逐流。他的诗书画能独创新意,绝不取媚世俗态,因此不被当时的人理解。他的书法最早取法颜真卿,后来受到包世臣碑学理论的影响,改而临习北碑,临摹《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以及北魏造像后,又跟随邓石如学习篆书和隶书。他曾经自称:“予书仅能作正书,篆则多率,隶则多懈,草不擅长,行书亦未学过,仅能稿书而已。平学篆始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此甘苦自知之。”
事实上,赵之谦之正、篆诸体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将包世臣“钩捺抵送,万毫齐力”的笔法融入自己所写的各种书体之中。在隶书中参以篆书笔意,楷书中参以篆隶笔意,甚至用颜真卿笔法来写北碑。因此,他的篆隶学邓石如而与邓不同,楷书学魏碑,形成了“颜底魏面”的风格特征。此外,他还引魏碑笔法入行草,个性甚强。他的书法笔力坚实,气息流宕,仪态万方,开创了碑学中秀雅灵媚的门派。
其作品有《二金婕堂印谱》、《六朝别字》行世。
八、吴昌硕
晚清艺术大家。篆书尤肆力于《石鼓文》,行草陶铸碑帖。书风恣肆烂漫,朴茂雄健。碑学一派至吴昌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论者以为吴代表了古典书法的终结和近代书法的开端。
九、李瑞清
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江西临川人。清王朝被推翻后,到上海卖字为生,以别号“清道人”驰名。当时书坛所谓“南曾北李”,“北李”即指李瑞清偏爱北碑。他自己说是“喜学鼎彝汉中石门诸刻”,他的北碑书法有着极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篆和隶。以篆隶笔法入北碑,字写得遒劲、生涩、疏朗,有金石味,笔道老辣而富有古意,与“南宗”的曾熙流丽圆通的书风,形成较强烈的对照。但他的书法,为了追求“生拙”和“老辣”,而故意扭来扭去,显得有些做作。所以,上海滩上卖字,后来是“南曾”比“北李”生意好。
十、萧退庵
萧退庵,名蜕,字中孚,以退庵名世,别号很多,江苏常熟人。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名扬大江南北。自许甚高,以为篆书成就在前辈名家吴昌硕等人之上。初学邓石如,以后“上窥周、秦、汉代金石遗文,能融大小二篆为一”,篆字基本是用圆笔,笔法较简单,结构也少变化。他对篆书,有自己独到的体会:
“篆书贵圆转自如,贵柔中有刚,贵结构紧凑。必须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吴大徵写得是方了,可是不够圆转,不够流丽;杨沂孙呢,又嫌圆而无骨,结构松驰;吴昌硕则刚有余而柔不足,尤其他那种缩项耸肩的样子实在太怪了。”
萧退庵自己的篆书确实克服了这些人的不足。他化传统的长篆为方篆,但方之后尚能保持圆劲的用笔与体势,结字特好,正是所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萧退庵另一个叫人称道的地方是,他主张书贵自然,以造作为书家大忌。这一精神明显地体现在他的行草书中。
十一、王福庵
王福庵,原名寿祺,更名禔,字维季,号福庵,70岁后自号持默老人。浙江仁和人。近代篆书大家,隶书也写得不错。精篆刻,是西冷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篆书是标准的“玉箸篆”,线条圆润,结体匀称,点画一丝不苟,与秦篆比,少金石味而以文气胜。但王福庵篆书在点画安排上过分的平铺直叙,因而被人讥为算子书。
十二、陆维钊
陆维钊,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浙江平湖人。当代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相当全面的书法家。1979年始,受命招收国内第一批书法篆刻研究生,所以他又是一位书法教育家。陆维钊开始也师魏碑,但他决不抑帖,走的是碑帖并重的道路。他以“碑可强其骨,帖能养其气”,可谓善学者也。他以篆隶为基础,融入草意,刨造出一种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新体,用笔方圆兼备,结体方中偏扁,人称“扁篆”,即古人所渭“非老手莫能到”的“蜾扁体”。
尽管他以“扁篆”名世,但陆维钊自认为得意的还是“行草书”。的确,他的行草书笔挟元气,精力饱满,雄强恣肆,有种来去无碍的大家气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