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寒食詩跋
【简介】:
宋·黃庭堅書於元符三年(1100)七月。紙本。行書。34.3×64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淸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滙考》、《墨緣滙觀》、《石渠隨筆》等著錄。刊於日本《書道全集》(十五)。
【集评】:
明張縯跋:“此跋尤恢奇。”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編》:“山谷續爲之跋,字亦如坡大,亦異常法。磊落峻爽,氣稜稜若有英威,蓋盡氣與敵也。然以比坡,有若兩王父子間,然亦不甚讓。山谷跋亦云,生平未見坡有如此書。”淸宋犖《漫堂墨品》:“東坡《寒食詩》及山谷跋,偶然欲書,遂入神品。”沈尹默《沈尹默論書叢稿》:“山谷此卷,淡墨揮灑,初非經意,然極眞率可喜。”
【赏析】:
黃庭堅此跋老筆紛披,點畫狼藉,風格與《經伏波神祠詩》、《松風閣詩》相類,給人一種“以側險爲勢,以橫逸爲功”的感覺。筆意是黃庭堅書法追求的核心。他說:“往時王定國道余書不工,書工不工,是不足計較事,然余未嘗心服。由今日觀之,定國之言誠不謬,蓋用筆不知擒縱,故字中無筆耳。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如果說黃庭堅在早年已得結體雅正秀挺之趣,那麼他對風神灑蕩,筆鋒蒼勁的最後完成,表現出了對筆意的參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漸進過程。此時,他對以前“書字綿弱”,已有了反省,並從“長年蕩槳,群丁拔棹”等書外景觀中體會到了用筆的擒縱之勢。試觀詩跋中,長撇大捺,澀勒重點,構成了沉著痛快的節奏,也體現了作者揮豪時酣暢高踦的心境。少數字雖行筆過速,略有疵瑕,但對整體的把握,却深得縱橫渾脫之妙。黃庭堅自謂:“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人意是書意的內在根據,書意是人意的曲折表現。在此跋中,字迹衝出法度工緻的樊籠,欹欹側側,無不是黃庭堅恣肆豪宕、顚倒淋漓的心態的流露。李瑞淸曾評論:“魯直書無一筆不自空中蕩漾,而又沉著痛快,可以上悟漢晉,下開元明。”在崇尙書意的宋代,黃庭堅是筆意的探頤尋奧者,也是筆意的發明高揚者。
在字與字的關係中,特色也是明顯的。每每下一個字直入上一個字的空白處,形成緊密的契合。比如起首“東坡”二字,“坡”字一竪上抵“東”字的下部,使二字的勢態猶如一體。這固然由於黃字四維開張,成輻射狀所致,但却能處理得恰到好處,勢貫氣連而不黏不犯,依然與不衫不履、疏蕩空闊的主調保持一致。這不能不說是黃庭堅獨特的筆意起到的統領作用。因此筆意是貫徹於創作的全過程,不僅表現在墨迹的實處,也表現在虛白的空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