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小传】:
明英宗天順四年—明世宗嘉靖五年(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右手六指,自號枝山,又號枝指生,世亦稱“祝枝山”、“祝京兆”。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弘治舉人,官廣東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後歸去,玩世自放,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唐專攻畫,徐專工詩,文兼工書畫,祝則專工書法,亦能詩文。小楷師鍾、王,狂草學懷素、黃庭堅,與文徵明、王寵爲明中期書家代表。傳世書迹如小楷《出師表》、草書《落花詩卷》、《洛神賦卷》等可稱其代表之作。著有《懷星堂集》等,又撰有《興寧縣志》,稿今存。
【集评】:
明王世貞《藝苑巵言》:“京兆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師、秘監、率更、河南、吳興,行、草則大令,永師、河南、狂素、顚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陽靡不臨寫工絕,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眞縱逸,眞足上配吳興,他所不論也。”明錢允治《少室先生稿》:“祝先生天資卓越,臨池之工,指與心應,腕與筆應,故其所學罔不逼眞,即草書數行,亦必動符軌則。”明顧璘《國寶新編》:“希哲書學精工,自《急就》以逮虞、趙,上下數千年變體,罔不得其結構,若羲、獻眞、行,懷素狂草,尤臻筆妙。”明董其昌《容台集》:“枝指山人書如綿裹鐵,如印印泥。淸梁巘《承晉齋積聞錄》:“明祝枝山、董香光、文衡山皆大家,而首推香光。論祝枝山骨力氣魄較香光尤勝,以其落筆太易,微失過硬,不如香光之柔和腴韻,故遜香光。衡山字齊整,未免太單,然彼仍有養之人,字取溫雅圓和,亦另是一種道理。”又云,“祝枝山字,《停雲館》中所刻《古詩十九首》,文衡山不能及。其餘字學懷素。夫懷素字瘦硬而有法度,若枝山則太邪,太離奇,又不及衡山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