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楊澥

楊澥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1780—1850),享年七十一歲。原名海,字竹唐,號龍石、石公山人、孓翁、楊枯楊、楊風子、野航子、野航逸民、風痺廢人、吳江野老等,耳聾后,又號聾石、聾彭。江蘇松陵(今爲吳江縣)人。常至吳門尋師訪友。中年移居吳門(今爲蘇州市)賣藝。善詩文及金石考據之學,於書法、刻印、刻碑、刻硯、刻竹,靡不精巧。惜乎在道光十四年(1844)時,患了半身不遂之疾,便逐漸與雕刻疏遠。

    他的書法,得《天發神讖碑》意。篆刻遠師戰國及秦漢璽印,近法文彭(三橋)、顧苓(雲美)、徐堅(友竹)等吳門派印人。刀法渾健古拙,力矯軟弱嫵媚之習。且能自抒機智,獨闢蹊徑,人號之爲“松陵派”。當時效之者衆,影響了吳門印壇。其高足有盛德(吟厓)、陸泰(岱生)、謝庸(梅石)等十餘人。《墨林今話》推他爲江南篆刻第一名手。

    他賣藝五十多年,治印至夥。他自鈐稿本一部,曰《龍石道人印存》。共鈐印章三千多枚,蔚爲大觀。舉凡銅玉牙竹諸章,均親自在印旁一一注明。

    杭州西泠印社的仰賢亭,爲楊龍石立了一塊碑,碑上刻着他晚年的肖像。王緣(馥生)在像下題了一首詩:“煙月垂虹處士家,蕊書芝檢艷鼂赮;鄕邦顧(雲美)沈(乘時)鐙傳在,玉券憑敎覽十華。”與西泠八家及鄧琰(石如)、趙之謙(撝叔)等二十七位篆刻名手的畫像碑,一起嵌在仰賢亭中的壁上來紀念他。楊龍石有子楊慶麟(振甫),擅畫,篆刻能承家學,惟傳世甚少。

    朱文“雪腸雲氣鐵骨冰心”印,邊款:“仿塔影園主人法,聾石。”塔影園即是顧苓(雲美)所築的私園。款尾署名聾石,知是他晚年耳聾後所作。淸代乾嘉時,吳門篆刻大家如徐友竹、陳陽山、沈虹橋、張雨亭等十多人,都承襲文三橋、顧雲美法。龍石之學顧雲美,當是地區環境所使然。

    這顆印筆意圓轉,頓挫有節律,力藏於筆畫之中。印中“雲”“氣”“冰”“心”四字和“腸”“骨”兩字的下半字,動勢特強,刻得非常流利。而“雪”“鐵”兩字和“腸”“骨”兩字的上半字,刻得較爲端莊,把整個印章穩住,達到動而不飄的效果。邊線也刻得很有聲色,波動斷續與印文的篆勢相映成趣。

    白文“石硯不容留宿墨”印,也是用“圓切”刀法刻成。淸代印人稱這種刻法爲“埋刀法”,把刀鋒埋藏在筆畫之中,不露出來。他們認爲刀鋒過露,難免有“劍拔弩張”之態,以爲不可取。所以必須含而不露,才得“詩情畫意”之妙。而且用“埋刀法”刻印,可將印刻得特別渾厚凝重。

    這顆印的章法,也處理得很好。因爲印上的筆畫,大都是橫平竪直,斜筆很少,容易把字刻滿、塞悶,所以他將“容”字的左右兩直畫縮短一些,把“留”字的上面一畫兩端,也都縮短一些。這樣,便在印中留出了二小塊空白,使悶塞的篆文中,不致擠得水洩不通了。

    白文“佛心仙骨”印,以浙派“直切”法刻成,生辣挺拔,令人讀了有痛快的感覺。他治印,借鑒顧雲美爲主,但也兼學陳曼生。這顆印,頗似陳曼生手筆。印上的文字,雖曰篆書,但他却運用“一波三折”之法,隷意多於篆意。堪稱楊龍石的精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陳鴻壽

下一篇:趙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