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嶧山刻石

嶧山刻石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又稱《嶧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東巡登嶧山而立。小篆。傳李斯書。石原在山東鄒縣嶧山,久佚。今存摹刻本。前爲始皇詔,計一百四十四字,“皇帝曰”以下爲二世詔,計七十九字,字略小。二世詔刻於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唐《封演聞見記》云:石爲後魏太武帝推倒,邑人火焚。唐時即有摹本,今不傳。重摹刻本有七:即長安本、紹興本、浦江鄭氏本、應天府學本、靑社本、蜀本、鄒縣本。長安本爲宋鄭文寶得其師徐鉉藏本於宋淳化四年(993)重刻於陝西西安,石今存陝西省博物館。據淸王昶《金石萃編》記:石高八尺八寸,廣四尺三寸。兩面刻石,一爲九行,一爲六行,行十五字,後刻淳化四年鄭跋。其中“群臣從者,咸思攸長”之“攸”字中竪斷作兩筆,其它本均作一竪筆。鄒縣本爲宋張文仲元祐八年(1093)重刻,石殘損。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劉之美據張文仲刻本又重刻於鄒縣,石今存鄒縣孟廟。四面刻,字行與長安本同,字體稍瘦。七種重刻本,以長安本最好。中華書局等有影印本。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隷》(上)收入,台灣中華書書出版社有影印本《秦嶧山碑》。

    

【集评】:

    淸孫退谷《庚子消夏記》,評徐鉉摹本“精神奕燁”。劉熙載《藝槪》:“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台》等碑是也。”楊守敬跋《長安本》:“筆書圓勁,古意畢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琅琊台碑》校之,形神俱肖,所謂下眞迹一等。故陳思孝論爲翻本第一,良不誣也。”

【赏析】:

    

    秦始皇嬴政以極大的氣魄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的確,秦代文化的森嚴氣象是令後世所莫及的。

    《嶧山刻石》便是這樣氣候下的產物。一個暴君下的治臣—李斯,他深諳經濟和文化的滲透力對於穩定統治的重要性。因而在文字、度量衡、貨幣等方面都推行了他的規範要求。

    從《嶧山刻石》這對等距離切割的時空中,我們分明可見翦除異己、焚書坑儒的殘酷。而從玉筯垂拱般的筆畫走向上,不也可以看到情感上的高度冷縮嗎?瘦長的軀體現出莫測的威嚴高深。這正是一個理性的空間,一個對個體任意踐踏的共性建築。在對《嶧山刻石》的書寫中,所要求的第一要素便是均匀、對等及平衡意識的培養。這裏對於筆畫的變化顯現出毫不留情的排斥。屈曲的繚繞貫徹在不辨走向的結體中,有一縷神秘的妙意。

    《嶧山刻石》同其它秦刻石相同之處,便是肇示出小篆藝術功用上的有限性。變化雖然匱乏,却也成就其獨特的理性空間,而同樣因爲其單調,也限定了它在書法藝術上的導向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琅琊台刻石

下一篇:會稽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