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杜甫詩卷

杜甫詩卷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淸·王鐸書於順治三年(1646)。時年五十五歲。綾本。草書。25.1×230.2cm。遼寧省博物館藏。刊於《遼寧省博物館藏歷代法書選集》(二),日本《中國書道全集》(八)。

    

【赏析】:

    王鐸在橫卷中更能發揮他草書“飛騰跳擲”的特點。如果不滿足於這種感覺的陳述,可以爲這種感覺找到線結構上的原因。單字軸線左右欹側,只有極少數字軸線偶爾呈垂線狀—偶爾,這樣每一行內部都隱含着強烈的波動;結構轉折處大部分夾角略小於九十度,加上大量點畫呈直線型或接近直線型,單字內部空間收斂性不強,因此與單字外部空間能較好融合,作品因此顯得開朗疏闊、氣勢宏大;字結構處理非常隨意,但情調統一,有些字聯繫緊密,不再以單字結構爲固定的節奏段落,有些地方數字成爲一相,或一字分屬兩個不同的段落,作品空間節奏顯得十分生動,單字外形大小對比強烈,但相鄰各字內部空間面積與情調的接近,使空間節奏強烈變化時保持了很好的連續性。

    作品用筆亦十分率意,有些地方甚至顯得過於粗糙,作者似乎只按他習慣的用筆方式把動作做出,對線條的外觀毫不顧及—這正是一件狂放不羈的作品所希望觀者產生的感覺。然而這種隱含的運動是那樣肯定,那樣灑脫,那樣富有變化,只要能進入這種運動節奏中,自能被這種律動所裏挾。此外,在這種節奏中產生的部分精美的線條,遒勁、圓實,又使人得到這樣一種感覺:作者並不是不能精到,而是不屑於謹小愼微。—於是,所有的粗放、疏略都因此而獲得新的意義。

    精美和率意之間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明代的草書傳統給王鐸凖備了率意的一面,然而“一日臨帖,一日應索請”,他從前代大師們那裏取得了另一面。統一這一切的是他的心境,以及在此心境中生長出來的審美理想:怪、狠、奇。他認爲這些並不與雅矛盾,亦符合“中庸”的原則。—這很可能不是爲自己的審美理想尋找依據,而是把傳統思想的原則理解爲對內心的忠實。由此,我們不難理解他對懷素,高閑的批評,他或許從那些作品中感覺到一種非心靈的、迎合時尙的東西。

    王鐸在這件作品中是無所迎合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