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书法 > 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名人书法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苏州的玄妙观,宋时称为天庆观,元初敕命改为玄妙观。观内道士为庆祝朝廷赐匾额而将殿堂修茸一新,然因费用不足,三门仍然破陋。经道士严焕文等人的努力,得到天人胡氏妙能的捐赠而为其资用,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动工将观之三门修缮。尔后为纪念玄妙观及三门的重修,赵孟頫的五兄孟頖请陵阳牟撰文,赵孟頫书碑并篆额,立碑纪念。此碑无立碑年月、但从款署“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的官职来看,当在元大德三年(1299)孟頫任此职以后。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纸本行楷书,纵35.8厘米,横283.8厘米,现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明李日华曾称此作品为“天下赵碑第一”,可见其声誉之高。从用笔上看,横画是由稍露其锋的方折形起始,右行时无明显的粗细变化,收束时往往呈斜向右下的小三角,整个横画好像平行四边形状的样子。例如“三门”之“三”字,就是由三个大小不等、但形状相类的平行着的平行四边形笔画组成。竖画亦呈方形,或是平头式方形,如“神”字、“辉”字中的竖画,但更多的是采取起笔略顿,然后向右下斜行,再直下的写法,就象把赵氏的横画写法竖过来一般。后者稍变化,若顿笔稍重便显得圆形,若既示以出锋又重顿,便显出鸭头一般的形状。竖画的收束部分,或作悬针状,或作垂露状,或如平行四边形状之一部,或从而又向左方出锋成一小钩,而此四者中又以后两者为多。此幅作品中的左弯钩,如“邦”、“内”、“固”、“词”等都采用了一种类似北碑的写法,显得非常突出。赵氏此书的结体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以扁平状为主,兼取长纵形,很象北朝楷书横势扁方的格局。此碑也较多地带有北朝楷书的韵味。然而作者又不是一味扁平,有时也兼取纵势,如“层”、“霄”、“鸾”、“观”等字,就是在纵势中产生真趣的。二是以楷书为主,兼取行书笔意。如“为”字四点联绵,“灵”字,“闼”字半楷半行,“珥”、“於”、“求”、“极”等字则几乎全以行书出之。三是匠心独运。此碑中一些字的结构很有美感,令人玩味不厌,例如“啮”字左边“口”置于“齿”之左上角,且特小其形,形成鲜明的对比,“节”字右边“卩”与左边“莨”上下拉开,形成阶状,其他如“瞩”字中将“目”偏旁置于左上角,“为”、“求”、“极”、“无”等多次重复出现的字皆避同求异等等,都显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明李日华评论此碑说:“此书有泰和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之重,而无其钝;不用平原面目,而含其精神,天下赵碑第一也。”这並非溢美之辞。此碑之“朗”、之“重”、之“精神”,完全可以从作者的用笔、结体中体察到。

    如果说《归去来辞》是重在抒写情感的寄意之作的话,那么《三门记》则是执着地追求一种形式美的产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