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夏承碑

夏承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也稱《夏仲兗碑》。東漢建寧三年(170)六月立。宋元祐時(1086—1094)在四川資州出土。明嘉靖時(1522—1566)遭地震裂毀。今存河北永年縣者,爲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唐耀重刻。隷書。十四行,行二十七字。額陽文篆書,三行九字,“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存世較爲可信的原石搨本爲華氏眞賞齋本,後歸李春湖。有翁方綱長跋。有翻刻本。華氏本有正書局影印。科普出版社《中國歷代書藝槪覽》有局部影印圖版。文物出版社、台灣中華書畫出版社有影印本《夏承碑》。

【集评】:

    明王世貞跋此碑云:“其隷法時時有篆籀筆,與鍾、梁諸公小異而骨氣洞達,精采飛動,疑非中郞不能也。”淸王澍評此碑云:“此碑字特奇麗,有妙必臻,無法不具。漢碑之存於今者唯此絕異,然漢人渾樸沉勁之氣,於斯雕刻已盡,學者觀此,當知古人有此奇境,却不可用此奇法。”淸程瑶田評此碑云:“余以爲非中郞不能作。中郞有九勢八字訣,惟此碑無訣不具,無勢不備。當以此爲漢世諸碑字之冠。”孫承澤《庚子消夏記》:“其字隷中帶篆及八分。洪承相謂其奇恠,眞奇恠也。有疑其僞者,然筆致有一股英毅之氣,决非後人所能及。”康有爲《廣藝舟雙楫》評其書“高渾”,並云:“然有芝英、龍鳳之勢,蓋以爲中郞書也。吾謂《夏承》自是別體,若近今冬心,板橋之類。以《論語》核之,必非中郞書也。”

【赏析】:

    此碑結體舒展疏朗,有瀟散空靈之感。在用筆上中鋒、側鋒兼用,有些筆致頗似漢簡,如“大”字的撇捺,“之”字的點,“孫”字的鈎,率眞而自然。此碑線條粗細對比強烈,第一個“之”的上面兩點,“府”的橫畫,“君”的第三橫,都瘦挺纖細,而“君”字的第一、二橫,“之”的撇捺却很粗,形成顯明對比。另外在一畫之中,粗細變化也較大,如“大”字的一捺,上細下粗,由於細的點畫較多,使每個字顯得疏朗瀟散,再加上較長的波勢和上挑的撇鈎,此碑顯得飄逸、松動,有一種較強的動蕩感。此碑在筆畫的姿態上也力求變化,“大”、“掾”和兩個“之”字的捺筆,區別很大;“大”和“府”的橫畫,一曲一直;“君”字的三橫起筆、曲直程度各不相同。此碑有巧妙的結體和取勢,“府”字左顧,“大”字右盼,“君”與“尉”,“之”與“椽”,“孫”與“之”也都是呼應的關係。同時,在左右結構的字中,也靠勢使兩半相連,如“尉”字的筆畫幾乎不沾連,是一種松散的形體,可是“寸”和“”左顧右盼,密切相連。“”下邊有松散的四點,並形成一個下凹的弧度,與“寸”字的鈎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大的弧線,與上面的弧相呼應。“”是一個三角形在左,“寸”是一個倒三角形在右,處理得極爲妥切。由於結構和取勢的巧妙,從單個字到整篇,都給人一種形散神聚的感覺。另外在結體中,“府”字的“亻”,“君”字的上部橫折。“孫”字的右旁上部,都是篆書的結體,這些字仍保留着從母體中脫胎出來的痕迹,篆書的滲入,不僅無生硬拼合之弊,反而古意盎然,綺麗多彩。

    隷書到東漢后期成熟定型,經歷了數百年的歷程。然而,由於歷史發展的連續性,漢隷中依然殘存着“篆意”─這一點,《夏承碑》尤爲顯著。

    《夏承碑》字形方整,結字收縱有度,邂就得宜,運筆提按頓挫、藏露方圓“有妙必臻,無法不具。”而點畫中濃厚的篆籀意態,顯示了書者對古文字象形遺意的刻意追求。

    《夏承碑》原石久佚,我們無法想象它的原貌。從現存搨本看來,集篆籀隷楷各法於一體,奇詭多姿。而其法、意的“趨今”與勢、態的“擬古”,使該碑難免雜異、雕飾、矜誇之弊,以致“漢人渾樸沉勁之氣,於斯雕刻已盡。”因而,“存世搨本皆重刻本”之說應屬可信。我們不妨認爲:重刻本和原石書法的精神風貌是頗有距離的,其“古雅”之處,是後人的“作古”,亦即後來的刻手(或書手)對古人及漢碑書法精神風貌的誤會所致。

    不過,《夏承碑》新奇靈活的藝術構思及嫻熟的書寫技巧仍足資借鑒;其柔韌內斂的線條予人以圓潤遒麗的美感;奇詭多姿的藝術特色使之成爲隷書碑刻中的重要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史晨碑

下一篇:西狹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