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漢玉印和石印

漢玉印和石印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玉印和石印始自戰國。漢代玉印和石印較之銅印爲少。出土的漢代玉質官印僅見“皇后之璽”印,其餘多爲私印,均精巧工整,印鈕多爲覆斗鈕和壇鈕。傳世“淮陽王璽”係漢高帝時物。出土時間地點不明,爲淸代陳簠齋嗣子某君會試在京時以四百金購得。該印篆法由秦篆之圓轉變方折,以適應方寸佈局需要。筆畫起止處微露刀鑿痕迹。平正端莊,凝重渾樸,“看似尋常最奇崛”,爲典型的工整一路的漢代玉質官印。後世學漢印者,莫不於此類印中登堂入室。“緁伃妾娋”玉印,在宋代即爲王晉卿所得,歷經元、明至有淸一代,數易其主,後歸濰縣陳氏,均誤爲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物。龔自珍嘗擬築“寶燕樓”貯之傳爲美談。然則,“緁伃”爲漢代妃嬪的稱號,武帝時始置,此印當爲武帝或其後物:“娋”乃人名而非“趙”姓:“妾”猶男子稱“臣”,漢印中“臣”“妾”下例爲人名,不作姓氏。近代才爲學術界訂正。該印文字屬漢代美術字,亦類如鳥蟲書。該印篆法在平正之中摻入圓曲變態之筆勢,使之屈曲回繞,活潑飛動,婀娜多姿。此種風格在漢印中因非正統,故魏晉以降難以爲繼。僞托的秦傳國璽亦仿此類字體,然篆法粗俗,章法渙散。明淸印人偶一爲之,聊備一格。現代篆刻家方介堪對此能出新意。出土的漢代玉質私印,旣有類如“淮陽玉璽”之工整者,亦有不拘泥於繩墨者。如長沙出土的西漢文景之際的“陳間”私印,筆畫平直,圓潤細勁,刀痕畢露;漢代玉質私印“任疆”,印文多直畫,間距均衡,直畫挺拔光潔。又略作弧線,流利酣暢,相揖相讓,左右呼應,渾爲一體。較之“正襟危坐”工整一路的官印則顯得瀟灑自如。此印印邊完好如新,工整精緻,爲漢玉印之典型。

    漢代有職官遷、死必解印綬的規定,故隨葬的官、私印亦有用石刻者。由於石質柔嫩任刀,其鐫刻較之玉印更能得心應手。“長沙頃廟”石印,爲漢景帝時長沙定王發的兒子、頃王鮒鮈的廟印。該印章法逾越常規,疏密傾斜有致,刀筆蒼勁有力,筆畫之間斑剝粘連,渾然天成,莽莽蒼蒼“如寒山積雪”,其意境較之工整的玉印更上一層。“臨沅令印”,臨沅,地名,漢置。據《水經注·沅水》注:“縣南臨沅水,因以爲名”,故城在今湖南常德縣西。該印“臨”字筆畫繁而“令”字筆畫簡,印文將“臨”字佔地增大而無臃腫之感,將“令”字佔地縮窄亦不顯侷促。“沅”“印”二字也作同樣處理,從而使印文疏密匀稱,整體協調。“廣信令印”更是涉刀成趣。“廣信”,地名,據《漢書·地理志》,廣信屬蒼梧郡(今廣西蒼梧、封川)“武帝元鼎六年開”。此爲廣信令之印,其時當爲武帝及其後,該印印文正刻,隷書帶草,其使刀如使筆,刀法作墨筆書寫狀。在漢代隨葬石印中,類此印文正刻者,亦時有所見,乃爲“急就章”之濫觴。而最具特色的當數長沙出土的西漢文景之際的“門淺”私印。該印印文虛實結合,“門”字不滿寫,“淺”字水旁作三短橫,留下大片空餘,使整體印虛實相間,虛處不着空,實處不呆板,線條曲直結合、粗細隨意,天趣神奇。此種字型和佈局,爲漢印中所鮮見,亦可看成開隷楷字入印之先河。長沙出土的西漢墓葬中的石印,經湖南省地質局鑒定,確認爲“滑石”質地。滑石印所以大量出自文景時期,係與文帝規定“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爲飾,不治墳,欲爲省,毋煩民”的禁令有關。滑石在化學成份和硬度及色澤諸方面與葉蠟石(靑田石、壽山石、昌化石一類)無大差異,其鐫刻後的藝術效果,較之玉印有更大的施展天地,爲宋元明以降文人自篆自刻石質印章乃至形成紛呈的流派奠定了基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漢黃神越章

下一篇:烙馬璽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