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唐顏眞卿乾元元年(758)書。墨迹本。麻紙本。行草。28.16×72.32cm。二十五行,三百三十四字。鈐有“趙子昂氏”、“大雅”、“鮮于”(圓)、“樞”、“鮮于樞伯幾父”、“鮮于”(連珠)等印。曾經宋宣和內府、元張晏、鮮于樞、明吳廷、淸徐乾學、王鴻緖、淸內府等收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宣和書譜》、《淸河書畫舫》、《容台集》、日本《書道全集》等著錄。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影印本。

【集评】:

    宋董逌《廣川書跋》:“峻拔一角,潜虛半股,此於書法其體裁當如此矣。至於分若抵背,合如並目,以側映斜,以科附曲,然後成書,而有人於此蓋盡之也。魯公於書,其過人處正在法度備存而端勁莊持,望之知爲盛德君子。嘗問懷素折釵股何如屋漏水,曰老賊盡之矣。前人於其隱處亦自矜持,不以告人,其造微者,然後得之。此二體又在八法六體之外,乃知書一技,而其法之重至此。公祭兄子文殆兼存此體者也。”宋陳深跋:“公字畫雄秀,奄有魏晉而自成一家。前輩云,書法至此極矣。”又“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豈非當公注思爲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其工邪。蘇文忠謂:‘見公與定襄王書草數紙,比公他書尤爲奇特。’信夫。如公忠賢,使不善書,千載而下,世固愛重,况超逸若是,尤宜寶之。”元張晏跋:“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端楷終爲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心手兩忘。直妙見於此也。觀於此帖。眞行草兼備三法。前宋名重當時。元鮮于樞跋:“唐太師魯公顏眞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余家法書第一。元陳繹曾跋: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爾旣事’字右轉,至‘言’字左轉,而上復侵‘恐’字,‘有’旁繞‘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文,適與褙紙縫合。自‘爾旣至澤’逾五行,殊鬱怒,眞屋漏迹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尙饗’五行,沉痛切骨,天眞爛然,使人動心駭目,有不可形容之妙,與《禊叙藁》哀樂雖異,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碟之間,‘嗟’字左足上搶處隱然見轉折勢,‘摧’字如泰山壓而底柱鄣,末‘哉’字如輕雲之捲日,‘饗’字蹙衄如驚龍之入蟄,吁,神矣。”明文徵明跋:“元章獨稱《座位者》,蓋嘗屢見,而《祭侄》則聞而未睹,今《寶章錄》可考,宜其並稱《座位》而不及此也。世論顏書惟取其楷法遒勁,而米氏獨稱其行草,爲劇致。山谷亦云,奇偉秀拔,奄有魏晉隋唐以來風流氣骨,回視歐、虞、褚、薛輩,皆爲法度所窘,豈如魯公蕭然出於繩墨之外而卒與之合哉。蓋亦取其行書之妙也。况此二帖皆一時藁草,未嘗用意,故天眞爛漫出於尋常畦徑之外。米氏所謂忠義憤發,頓挫鬱屈,意不在字者也。”明項穆《書法雅言》:“行草如《爭座》、《祭侄帖》,又舒和遒勁,豐麗超動,上擬逸少,下追伯施。”淸王顼齡跋:“魯公忠義光日月。書法冠唐賢。片紙隻字。是爲傳世之寶。况祭侄文尤爲忠憤所激發。至性所鬱結。豈止筆精墨妙。可以振鑠千古者乎。”淸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愼伯謂平原《祭侄稿》更勝《座位帖》,論亦有理,《座位帖》尙帶矜怒之氣,《祭侄稿》有柔思焉,藏憤激於悲痛之中,所謂言哀已嘆者也。”

【赏析】:

    

    顏眞卿《祭侄稿》是一篇忠義憤發,頓挫屈鬱的蓋世傑作,在古今被稱爲顏書第一。作品的文字是追悼在安史之亂中犧牲的兄長顏杲卿和侄子季明。

    書法創作,抒情是第一難事。《祭侄稿》輝耀千古的價値就在於坦白眞率,是以眞摯情感主運筆墨,激情之下,不計工拙,無拘無束,隨心所欲進行創作的典範。個性之鮮明,形式之獨異,都開歷史之先河,是書法創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體現出大膽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和無以倫比的藝術家的魄力和胸懷。作品中所含蘊的情感力度強烈地震撼了每個觀賞者的心,以至於無暇顧及形式構成的表面效果。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結構。

    以情感人,是人人通曉的藝術訣竅,書法創作尤以情眞思深爲極致,撼動讀者心靈的妙筆必系於眞情,神高韻遠的境界必成於深思。所謂藝術價値的創造,即是指在一般形式中包含了普通結構所無法包含的獨立存在。它旣是物質的存在,又是人格的存在。體現在書法創作中,往往是其它東西所不能替代的一次性獲得。《祭侄稿》正是這樣的作品。它是特殊感情支配下的唯一形式存在。在這裏起决定作用的是眞摯的感情和激越的情緖,它好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一閃即逝,不可復得。

    人世間事,唯有眞情能感人,文藝更是如此。羅馬時代郞加納斯在他的古典文藝理論名著《論崇高》中提出崇高風格的五個來源時也曾強調了這一點,他說:“第一而且最重要的是莊嚴偉大的思想,第二就是強烈而激動的情感。”並說:“激情對創作和風格的重大作用,足以使整個結構堂皇卓越。”

    書法創作,正是以情感主運筆墨,一切基於心性的驅使,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蘊是融情入書的結果,“情不眞則物不能依而變,情不深則物不能引之起”(劉永濟《詞論》)。唯至情、至才、極思,“情方得以暢宣,物方得以具露。”尤其觸物類情而發於不自覺者,更能創造出生動感人和新奇美妙的作品。故至上之佳作,必繫於深情,筆雖簡而意工,貌或醜而情眞,其感人的程度决定於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力度。

    《祭侄稿》是由眞摯感情澆灌出來的傑作,是心靈的奏鳴曲,是哀極憤極的心聲,是血和淚凝聚成的不朽巨制。在“忘情”狀態下的無意識的表現手法使作品產生出無比優美的藝術效果。“醉翁之意不在酒”,“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不是在寫字,而是在述說心、中的悲憤,他不是在搞藝術創作,而是深情地自言自語的傾吐,話說完了,作品也寫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永遠也不可能重複的傑作就這樣產生出來。這正是創作成功的秘訣,也是經過長期探索而在這非常的一瞬間產生創變突破的實例。

    其線的質性遒勁而舒和,與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和無間,此尤爲難能可貴。在書法技巧中這是最難的技巧。在中國書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爲遒勁,且和潤。所謂“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也唯此作能當之。元代鮮于樞評此作爲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一行書”已被王羲之《蘭亭序》率先佔有,故此作不得不屈居第二位。其實,《祭侄稿》當爲天下第一行書。《祭侄稿》是無法之法,直抒胸臆,無比眞率的天然美的典範,而《蘭亭序》雖也無上高美,但畢竟是人工美多於天然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