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哲理 > 柳公权书法字体

柳公权书法字体

书法哲理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柳公权《蒙诏帖》

柳公权以楷书见长,行草书作品极少,这幅《蒙诏帖》可谓是柳公权行草最佳代表作。然而,在多数初学者尤其是外行人看来,这几乎是一幅很难欣赏的“丑书”。可就是这幅“丑书”面孔,缘何被后人列入“天下第六行书”?

先看看创作背景。《蒙诏帖》是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信札的大意是说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唐 柳公权 蒙诏帖 纸本 行书 26.8x57.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蒙诏帖》又名《翰林帖》,大字行书,计7行,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当时柳公权44岁,年富力强,正是他书法创作的颠峰期,所以字如惊鸿击空,游独弋,后人曾疑其伪,但明詹景凤《玄览编》说:“柳诚悬墨迹帖一卷是真。笔法劲爽而纵横悉如意也,盖自文皇、大令而自成家,奇妙竟日玩之不倦。”且此帖曾经宋内府、明韩世能、清冯铨、安岐收藏,以后又入清内府,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柳公权所写的碑版极多,以致当时公卿大臣家的碑志,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会被人们骂为不孝子孙,但行书流传极少,因此就越发显得《蒙诏帖》的弥足珍贵了。



▲唐 柳公权 《蒙诏帖》 全卷原样

释文:公权蒙诏, 出守翰林,职在闲冷,

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此帖气势磅礴,痛快酣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宏,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气派,其结体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纵势,而是因形而变,依势而化,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正势,而是欹侧多姿,险绝有致,不拘常规,放浪形骸,极少唐朝森严法度的束缚。


局部高清放大



其用笔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铁骨铮铮,耿介特立,而是有刚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露或藏,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笔墨控制得恰如其分。诚如周必大说:“沉着痛快,而气象雍容,欧虞褚薛,不足道焉。”




其章法大小肥瘦,参差错落,虚实疏密,相映成趣,前后照应,一气贯注,擒纵收放,随势幻化,“枯润纤浓,掩映相发,非复世能仿佛。”




南宋所刻《兰亭续帖》中收有《翰林帖》(或称《蒙诏帖》),其文曰:“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惟深察,公权敬白。”据文意推测该帖应写于文宗时柳氏任翰林院书诏学士期间,而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因此后人推断有可能是宋人据《翰林帖》的大意写出。

关于《蒙诏帖》真伪争议一直没有停止,启功先生认为是伪迹,“乃知今传墨迹本是他人放笔临写者,且删节文字,以致不辞。” 但是谢稚柳先生却认为是柳字杰构,真迹无疑。这就尴尬了。




在对古代名迹的认定上,启、谢二先生意见往往相左,启先生以文史资料甄别考据为主,而谢先生却以艺术感受为据;启先生言之成理,谢先生感觉非常敏锐;启先生结论一出,有煞风景之叹,而谢先生一言既出,却有强词夺理之嫌?谁是谁非?

恐难定论,唯能知道的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风神超凡的经典墨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