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作品 > 补题改题作伪

补题改题作伪

书法作品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所谓书法的补题、改题作伪,就是在原来没落款识的书法上加上有名大家的款识,看其风格像谁就添谁的款,或是将无名之辈的作品换上著名书法家的题款,将晚期的画家改为早期的画家,以增加其伪迹的价值。

    一、补题作伪

    补题作伪在方法形式上都较为简便,但需要的知识比较多。在古代,特别是宋、元画家作品往往不落款识,而且往往不加印章,即使有也多加于书法的背面,或画面之间,题款的字又很小。古玩商买到这样的作品后,往往要加上名家的款或改为大名家的题款。譬如,手里有一幅行书对联,其纸质似明初的,而且书心上没有任何款识、印色、题跋,如此便可以行“补题”的作伪法了。当然,如果题宋人的款,那么纸质容易被人识破,如题清人的款则又不甘心,所以最合适的就是题明人。作伪者首先要知道明朝哪一家行书最为出名,而不能随便题上一个不写行书的大名家的款。如果知道明代王铎是写行书的名家,那么当然仿题王的款最合适。但进一步又必须知道王氏的字体怎样,别号又是什么,在题款时通常的式样是什么,有没有独特的情况,在印章上又要知道王的印章是什么字体的,有没有闲章,等等。把这些情况都搞清楚后,然后又要找与王氏的字最为接近的书家,设法请他帮助题款。题款之前,纸绢由于存放年久,表面有一些绒毛,这样书写时就不容易入墨,所以先要将绒毛仔细压平,而且要用王氏以前常用的墨,题好后加以装裱。但又怕裱糊时新题处墨迹浸润,所以先要用矾水在补墨的地方加以处理,然后再用“使旧法”将所有题款、印色、装裱弄旧。这样经过周全仔细的作伪处理后,就很难识破了。

    二、改题作伪

    改题作伪的方法也不是很复杂。一般规律是将小名家改为大名家,将晚期的书家改为早期的书家,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使其更值钱。譬如,手中有一幅清代沈荃的行书,但沈氏的字值不了很高的价钱,因此伪造者企图改题更大名头的款,但改题谁最为合适呢?那么就要弄清沈氏的风格如何,而此幅画是否具有这种风格,如果搞清沈氏书风宗董其昌,那么改题董其昌的名款就最合适了。种方法欺骗性极大,因为裁去边缘并不影响画心的整体原貌,而且古旧书法破损是常有的,挖去原款也露不出多少破绽。

    但不管补题、改题的作伪方法多么巧妙,以假乱真,但假的必竟是假的。如补题,一般后来添上去的,字迹浮躁,从墨色上容易看出漏洞。我们在进行书法鉴定时,一定要平心静气,认真仔细察看,见得多了,也就能辨出真伪。

    旧书法做假通常采用挖(或刮)款、添款、改款、挪移题跋、拼凑画心、“转山头”、长卷割裂分段等等方法。大多是将无款书作改为有款书作,小名家改为大名家,时代晚的改为时代早的。

    改是指作伪者在传世书法作品上改动,使其面貌发生变化。改动的方式有多种,一般来说是用“加”、“减”法。“减”是指用“割”、“挖”、“裁”、“洗”、“揭”等方式,去掉做假者不愿保存的原款印、题跋等痕迹。“加”是指用“添款”、“添印”、“补题”、“移植”、“拼配”等方式,在作品上后添,误导观者做出错误的判断。这种作伪方式一般多用于古代书作。因古书作流传至今,表面自然老化、旧气,书作特有的时代气息,书作的技法材料,都不是新近仿造所能达到的。做假者利用现成的传世古艺术作品,将时代风格接近的作品改头换面,以小名充大名,来谋取利益。

    改造书法使用多种手段组合,先用“减”法,再用“加”法,如明人书《前后出师表》手卷,作伪者在书卷快接近结尾的部分将一部分原文割下,再利用卷后完全同样质地的洒金纸,将后部割去的文字临写完成,最后题款改成史可法,钤印后改裱以充真。这种作伪有意避开特别注意的款识部分来动手脚,将衔接部位放在靠前一些的位置,再以临写一部分原书作为过渡,使最后伪款字风与前面原作更易融和,也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了。

    有些大小名家合作的书作,因某大名家仅写了一部分,出于对市值的考虑,也常有人找到好的装裱师挖去小名家的款识,仅存大名家之真款,似乎就成了其一手完成的作品。但这种改造看上去不协调,会出现技法凌乱多样,章法布白不恰当等问题。还有些字本是他人作品,上有名家的题跋,也会被人割去本款,留下名家款来冒充。这种书作题识书风确真,书风不类,要多留心看书面有无改动痕迹,还可多读几遍名家题句。因为自题之作和为他人题跋、口气、遣词完全不同。多读、细读行文能找出些蛛丝马迹,而真实的原作者情况,题跋原由或都隐在其中。另外,对名家和其他人同题的作品,也要慎重审看,其中不少是“小家书,大家跋”被改成“大家书,小家跋”的情形。这种改动常见的就是在原书者署款下加一“题”字,并将“书”、“书并题”等字眼挖去,将名家题跋后缀上“书并题”、“书”的字眼,并挖去“题”字,使两人地位完全倒置。这种改动,首先可从书风上判断是否与所署款相符。其次可审看关键性的“书”、“题”等关键字有无改动迹象。再次,还可从章法构图上推敲,题跋和本款位置因有先后书写之别是不同的。

    一幅书作完成后,肯定在第一位置(最合适的位置)署上本款,题书则往往在第二、第三位置上,有先后错让的微妙变化,各不相同。凡补题、加款作品,后补加上的字迹墨色必不相同,看款时,一定要注意将款书墨色和书心中相似浓度的墨色对比。墨有许多不同的品类,如油烟、松烟等。即同一大类,不同时期,不同产家,不同研磨习惯,书写浓度习惯的不同等,都会使墨色有各样变化。一般来说,在即书即款时,墨色大多是一致的。当然,也有画完不题,而后补题的现象,但毕竟较少,且多明署“补题”字样。后加、改款的,有时只在原书迹中挖刮加改一二字,这种墨色和笔中干湿浓淡的把握程度就很不容易,肯定会有微妙区别。另外,这种墨色变化有时还取决于纸绢性质发生变化。明清书法作品多用生纸,十分吸墨吸水,容易洇化,书完题款时纸性仍是生的,笔墨皆深入肌里。经风化、装裱后纸性已成半熟,墨色不易渗入,加补的字多浮在纸上,容易看出。

    存世太久的书作,因长期揭裱卷砑,表面有一层“镜面光”,又叫“包浆”,含一定蜡质,也很拒墨。特别是绢本作品,有些绢素又较粗,更不易在上书写,如写必“毛”必“燥”。有人采用局部略湿水,或用细章料石轻砑,使绢利于书写,但这种方式也易留下局部绢变形和石屑残存的痕迹。现在还常见一些较差的添款作品,为了使新写款书鲜亮的墨色黯旧下去,直接用灰、土,烧后的峰窝煤粉渣在上面抹一抹了事,使款书部分纸绢脏了一圈儿,方法十分拙劣。

    改的作伪法还有以下几种:

    1.割大为小,是分身术。大型书作在可能分割处下手,将其分裂为数幅,再将无款印部分照本款临移上去,就成了多件作品。因书作真,容易为人认可,出售时可能成倍获利。

    2.改成流行样式。如清代对联形式盛行,但因对联形成较晚,明中期以前不可能出现。利用古名家有对偶文句的中堂等改裁或拼成对联形式,则可获利。

    3.真伪拼配。这种改造利用一部分真迹夹杂入一部分伪作来蒙混于人。多为换去真作,配以假书真跋,或将一本册页打散,部分存真,部分临仿,再重拼成上市。

    4.利用印刷品添墨唬人。有些旧木版水印和珂罗版印刷品等,因系真迹脱胎而出,风格己同,仅需在露印刷痕迹处(如木版水印不易表现的飞白,出锋、牵丝处)略为添笔,便可蒙过初学者。木版水印等作品,因其特性喜印制笔迹肥厚,外沿光滑的字体,遇这类作品时尤应慎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