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作品 > 绢、纸与书法

绢、纸与书法

书法作品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一、绢

    唐、宋以前的书法,一般都是用的绢。古代书法风调的形成,绢做出了一定贡献。

    绢,是具有透明光泽质地的丝织品。这种质地,对于书法来说,更能掌握它的规律,发挥它的特性,特别地发挥了笔势的纵横生动,提高了书法的艺术性。

    宋以后的书法,一般用的都是纸,它的风调,被纸导引到另一种境界中。纸是植物制品(也有用丝制的,如茧纸),同样是透明光泽,但与绢绝对不同。因为不是织成的,而是凝合体,性质不同。

    绢和纸,虽然同样地作出了辉煌的贡献,但纸却使书法产生了又一种气氛,又一种风调,它使笔、墨的表现,与绢上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分野。专门用纸的元代书法与元前用绢的,就显著地可以辨认出来。由于纸与绢在本质上的不同之点,使得笔墨起了情调上的变迁,因而它帮助了流派的变迁。

    二、纸的历史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西汉我国就造出了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33年,新疆罗布泊发现一张4×10厘米的变质白纸,其年代为汉宣帝黄龙元年(前49)。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了米黄色的西汉纸碎片,其年代不晚于汉武帝。1973年至1974年,甘肃出土了两张西汉麻纸,一张为白色,另一张为暗黄色。这些古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被冠名。可见西汉时就已有了一定水准的造纸术,不过产量还不大,质量也有待提高。东汉蔡伦在总结劳动人民制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造纸技术,造出了比较轻便和实用的植物纤维纸,即“蔡侯纸”。据古籍记载,古纸的种类颇多,有麻纸、蚕茧纸、苔纸、桑根纸、藤纸、松皮纸、龙须纸等,譬如西晋陆机的书法真迹《平复帖》就是在白麻纸上书写的,东晋王羲之写《兰亭序》则用的是蚕茧纸。

    隋唐五代,造纸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传播到日本、阿拉伯、印度、尼泊尔。这一时期的造纸原料扩大到树皮及其他材料。唐朝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后来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方法层出不穷,宣纸出现各种各样的色彩、光泽和纹饰,被赐以雅名,如错金笺、金花笺、金凤笺、彩霞笺、十色薛涛笺等。南唐所产澄心堂纸最受文士欢迎,而其所产会府纸幅宽和厚度更是前所未有。

    宋元时期,造纸业向多品种高质量方向发展。以前的名纸,无不仿造,尤以澄心堂纸为最佳。宋代的许多书画名家多用此纸。造纸的材料亦多种多样,一如宋苏易简《纸谱》载:“蜀人以麻,闻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至于笺纸、匹纸、藏经纸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宋末元初,安徽宣城造的宣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者不坚,厚者不腻,折而不伤,色白如霜,久不变色,耐腐难蛀,有“纸寿千年”的赞语。

    明清是中国古代造纸技术集大成时期,在总结历代造纸技术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染色、加腊、砑光、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各种技术,所生产的品种更多、工艺更精。清光绪年间上海兴办造纸局,改用机器制纸。其时,宣纸已作为宫廷及官府公文用纸和高级书画用纸。

    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三、纸的种类

    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的纤维柔韧,制成的纸,吸墨较强;竹的纤维脆硬,所制的纸,吸墨性较弱,以此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而不透过纸背面去。元代以前的纸,大都如此。以笺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笺,还有现在的洋纸也是属于这一种类型。这种水墨透不过纸背的纸,一般称之为“熟纸”,系经过胶与矾加工导致毛细孔被堵塞而制成。值得注意的是,元以前的熟纸却非由胶矾的加制,而是纸本身的纤维紧密,水墨才不能透过纸背面去,这种纸要比胶矾加制的纸更适应笔墨的发展。

    (二)强吸墨纸类。多系木质纤维所制,吸墨性强,表面生涩,墨一落纸,水墨就要透过纸背,而透过纸背的一定会化开,因此,笔在纸上的运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元以前的书法流派不可能在这种纸上表现。书写常加浆或涂蜡,光彩不如宣纸鲜明,较为含蓄,以宣纸类为主。虽然较晚出现,但今已取代宣纸,成为最名贵的书写用纸。

    下面简述一些唐宋以后的名纸。

    (1)宣纸,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唐以前开始制造,开始以檀树皮为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楮、桑、竹、麻等十数种原料制作。宣纸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搓折无损,利于书写绘画,墨韵层次清晰,有独特的渗透、润墨和一次吸附性能,落墨着色,能呈现出明显的书画虚实相同的独特风格,写字骨神兼备,作画墨韵生动。另外它还耐老化、防虫蛀、耐热耐光,适合长期保存,有着“千年年美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宣纸根据其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纸又叫生纸,生产后直接使用,吸水性、润墨性强,强用于泼墨画、写意画。笔触层次清晰,干、湿、浓、淡,变幻多端。熟宣纸,以生宣纸经过矾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矾宣。经过加矾,砑光,拖浆,填粉,深色,洒金,加蜡,施胶等工序而制成,作书画不易走墨晕染,适宜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隶书。此纸久后会漏矾脆裂。唐朝写经的硬黄纸,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纸都是熟宣纸。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写字或作画,墨色洇散较缓,适用于书写小幅屏条、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

    宣纸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按尺寸分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规格;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几种。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主要用于拓片、拷贝、印刷古籍、装帧印谱;品名有棉连、扎花、罗纹、龟背纹、蝉翼等。

    (2)薛涛笺,唐末五代名纸。是一种加工染色纸,因为由薛涛创制,所以得名。薛涛,唐长安人,幼年随父亲宦居四川,后父逝,沦落风尘成为乐妓。她善作诗填词,因感到当时纸幅太大,而亲自指导工人改制小幅纸。因用薛涛宅旁浣花溪水制成,因而又“浣花笺”。相传薛涛曾把植物花瓣撒在纸面上加工制成彩笺。这种纸色彩斑谰,精致玲珑,又称“松花笺”。后历代均有仿制。

    (3)水纹纸,唐代名纸,一名蠲纸,又名“花帘纸”。这种纸迎光看时能显示除帘纹外的透亮的线纹或图案,目的在于增添纸的潜在美。制法有二:一为在纸帘上用线编纹理或图案,出于帘面,抄纸时此处浆薄,故纹理透亮而呈现于纸上;其二为将雕有纹理或图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制的模子,用强子压在纸面上,犹如现在通用的证卷纸,货币纸的水印纹。

    (4)澄心堂纸。南唐时徽州地区所产宣纸,薄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有的五十尺为一幅,从头到尾,匀薄如一。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爱这种纸,特意用自己读书批阅奏章的处所——澄心堂来贮藏,供宫中长期使用,所以称“澄心堂纸”,后世视为艺术瑰宝。

    (5)谢公笺。这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染色纸,为宋初谢景初(1019~1084)创制,因而得名。谢氏受薛涛造纸笺的启发,在益州设计制造出“十样蛮笺”,即十种色彩的书信专用纸。这种纸色彩艳丽新颖,雅致有趣,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十种色,与薛涛笺齐名。

    (6)高丽纸,又名韩纸,高丽贡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现在朝鲜)所产之纸。北宋陈《负暄野录》云:“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此纸多为粗条帘纹,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经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

    (7)金粟笺纸。宋太祖赵匡胤提倡佛教,全国印经之风盛行,为适应这种需要,当时歙州专门生产一种具有浓淡斑纹的经纸——硬黄纸,又名蜡黄经纸,或称金粟笺。金粟寺在浙江海盐金粟山下,因寺内抄经需纸特多,故纸名“金粟笺”。它的特点是质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防蛀抗水,沁色美丽,寿命很长,虽历千年,犹如新制。

    (8)白鹿纸,古纸名。《至正直纪》:“世传白鹿纸乃虎山写之纸也。有碧、黄、白三品,白者莹泽光净可爱,且坚韧胜江西之纸。赵松雪用以写字作画,阔幅而长者称白,后以白不雅,更名白鹿。”

    (9)玉版纸,古代名纸。一种洁白坚致的精良笺纸。元费著《蜀笺谱》:“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绍兴府志》:“玉版纸莹润如玉。”

    元、明、清以来,造纸原料及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突破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精品,成为可供人观赏珍藏的艺术品。

    明代生产的“宣德贡笺”,在制作技艺上较为精湛。这种加工纸有许多品种,如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等。明代还仿制了唐代“薛涛笺”和宋代“金粟山经笺”。这种仿制纸中加云母粉,纸面露出光亮耀眼的颗粒,这是明代人的创新。明代江苏苏州一带有一种洒金笺也名重一时。

    清代以来仿制加工的纸品种更多,尤其康熙,乾隆年间的制品最为精细,且有传世纸品留存。乾隆年间仿制的“澄心堂纸”,这种纸多为斗方式,纸质较厚,可分层揭开,多为彩色粉笺,还绘以泥金山水、花鸟等图案,纸上均有长方形隶书小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纸料为皮料。清仿“薛涛笺”,是一种长方形粉红小笺,印有长方形小印,印文“薛涛笺”,多用于信纸。乾隆年间又仿制“金粟经纸”,乾隆帝喜用此纸写字,又用此纸印《波罗蜜多心经》。有些内府的名画也用此纸做“引首”,现故宫博物院尚有保存。乾隆时期还仿制元代名纸“明仁殿纸”,如“清仿明仁殿画如意纹粉蜡笺”,纸上用泥金如意云纹,纸厚,表面平滑,纸质匀细,纤维束甚少,属桑皮纸。这种纸两面均有精细的加工,背面有黄粉加蜡,且以金片洒之,纸的正面右下角阳“乾隆年仿明仁殿纸”隶书朱印。此纸为内府库品,造价极高,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清代除仿制古名纸外,还有一些创新的产品。如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的“梅花玉版笺”,纸为斗方式,皮纸,纸表加以粉蜡,再用泥金或泥银绘以冰梅图案,有方形“梅花玉版笺”朱印。这种纸创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复制盛行,薄于仿明仁殿纸。

    清代还新创“五色粉蜡笺”。这种粉蜡笺始于唐代,是以魏晋南北朝时的填粉和唐代的加蜡纸合二成一的加工纸,成为多层粘合的一种宣纸,具备粉纸及蜡纸的优点。底料的皮纸,施以粉加染蓝、白、粉红、淡绿、黄等五色。加蜡以手工捶轧砑光,称“五色蜡笺”。有的在纸面上用胶粉施以细金银粉或金银箔,使之在彩色粉蜡笺上呈金银粉或金银箔的光彩,称“洒金银五色蜡笺”;有原用泥金描绘山水、云龙、花鸟、折枝花等图案,称“描金五色蜡笺”。此纸防水强,表面光滑,透明度好,具有防虫蛀的功能,可以长久张挂。书写绘画后,墨色易凝聚在纸的表面,使书法黑亮如漆。由于制作精细价高,故多用于宫廷殿堂书写宜春贴子诗词,供补壁用或作书画手卷引首,室内屏风,多见于宫廷内府殿堂的书写匾额及壁贴等,民间很少流传。乾隆内府制作最精,也称“库蜡笺”。

    明清以来还有一种新的加工纸,为砑花纸。纸料为上等较坚韧的皮纸,有厚有薄,图案多以山水、花鸟、鱼虫、龙凤、云纹或水纹,也有人物故事或文字。此纸透光一看,能显示一幅美丽的暗纹图画。故宫保存的“砑花蜡印故事笺”,用的是细帘纹皮纸,纤维交结匀细,纸厚,色以土黄为多,纸上砑有《赤壁赋》、《卢仝烹茶》等人物故事图案的暗纹。绘画风格均受宫廷绘画的影响。纸的表面施粉,非常精细,很适于笔墨书写。此纸加工方法为加粉染色,再把画稿刻在硬模上,再以蜡砑纸,模上示的花纹因压力作用而呈现光亮透明的画面。明清以来还制造罗纹纸、发笺、白云母笺、色雕板印花壁纸等。纸的加工工艺创造了染色、加蜡、砑光、施粉、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各种技术,人们以“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来形容工艺的繁杂及艰苦。

    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安徽的“宣纸”,江苏的“粉蜡笺”,福建、浙江、陕西的“竹纸”,均为当时著名品种,并流传到国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下面简述明清时期的主要书画和习字用纸:

    (1)毛边纸,这是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腻,托墨吸水性能好,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因明代大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篆书“毛”字印章,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并沿用至今。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黄色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黄色,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印刷,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玉扣纸”。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重纸”。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机制毛边纸”,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2)元书纸,产于浙江省富阳县一带。用竹浆抄造。纸质较差,但吸水性好,呈蛋黄色。多用作小学生写大小楷毛笔字练习本,有时也用作农村糊窗纸和加工成卫生纸。

    (3)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纸质较厚者又称为“海月纸”。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

    四、古纸的鉴定与辨伪

    (一)古代书画用纸

    (1)古代书画用纸的原料。

    根据专家们所检验过的晋、唐、宋写本和文书用纸的原料看,古纸大体上可以分为五大类:麻纸;木本韧皮纤维纸(楮皮、青檀、桑皮等)竹纸;麻、竹、皮各种原料混合制浆纸;还魂纸(再生纸)。在现存的书画用纸中,除还魂纸外,其余四类纸都能见到。另据文献记载,晋、唐、宋时还有藤皮纸、稻草纸和麦秆纸,但至今尚未见到实物。

    麻纸是最早应用于书画的纸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代杜牧的题款为太和三年(829)的《张好好诗》用的就是麻纸,纸面呈灰色,表面平滑,制作相当精细,但个别部位仍可见有明显的麻纤维束。五代书法家杨凝式(873~954)的著名草书《神仙起居法帖》,也用的是麻纸,呈深灰色,字里行间有纤维束遗存,制作似不很精细。唐五代书法家不只是在创作时用麻纸,而且在临摹汉、晋法帖时也用麻纸。

    继麻纸之后的是皮纸。按文献记载,早在东汉时,皮纸就已发明,但汉代皮纸一直未见。皮纸大约在晋、南北朝时期才定型,隋唐以后始见发展,目前所见的早期皮纸实物,就属于这一时期。初唐冯承素的《兰亭序》,神龙年间摹本,所用便是皮纸。此纸白色,间浅灰色,表面平滑,似经砑光,纤维束少见,但有纸须,制作精细,是皮纸中的上乘。在同一手卷的后幅,是北宋熙宁九年(1076)的题跋用纸,也是白色皮纸。两宋以来,皮纸的制造技术日见精良,能制造出精美的大幅皮纸,在质量、形制上满足了书画的要求。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曾带头以皮纸挥毫,他的法帖《苕溪诗》用的就是经过砑光的楮皮纸。此纸浅灰色,细横帘纹,表面平滑,且施以白粉,紧薄可爱,制作相当考究。此纸目前的特征是在灰色纸地上,呈现一些浅黄色毛斑、块状斑、束状斑,如夜空中的群星。米芾的《淡墨秋山诗》和苏轼的《人来得书帖》,亦为构皮纸,二帖用纸均经砑光,平滑受墨,纤维匀细。苏轼的《新岁未获帖》、宋徽宗赵佶的《夏日诗》、李建中的《同年帖》所用也都是皮纸。《新岁未获帖》白间米色,填以白灰,平滑受墨,纤维束少见,纤维细,纸质精良。至于赵佶为《季鹰帖》作题跋用的纸,则洁白光滑如境,纤维很细,交结紧密,美如蚕丝,但实际是一种构皮纸,是宋纸中的佳品,代表了宋代造纸的最高水平。

    古代书画用纸原料的另一突破性变化是从北宋起使用新兴的竹纸。米芾说他自己在五十岁(1100)时就开始用浙江竹纸砑光作书。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的米芾《盛制诗》和《寒光帖》用纸,就是含有竹料的楮皮纸。这种纸中竹料的含量较大。米芾的这些竹纸作品,虽无年款,但从所用纸料推断,是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以纸料鉴定书画年代的一个例证。米芾的《珊瑚帖》是浅黄色的竹纸,纸面竹纤维束较多。此帖米芾除了写字以外,还画了一幅珊瑚,这是迄今为止人们所见最早的竹纸画。到了南宋,竹纸竟后来居上,名冠天下。嘉泰年间(1201~1204)的《会稽志》记载,南宋书法家已对竹纸发生兴趣。当时的印书家也以竹纸印书。就目前所见实物来看,竹纸很少有早于北宋的。所以说,大凡书画以竹纸挥毫而号称晋唐墨迹的,多是宋以后的临摹本或赝品。如旧题王羲之《雨后帖》及王献之的《中秋帖》,均为竹纸,前者深褐色,颜色呆滞而不自然,是做过手脚的旧迹。纸上的细横帘纹,也是晋纸中所少见的。再从墨迹上看,两帖均有钩摹迹象,并非原迹。所以说,《雨后帖》虽被南宋人跋为右军真迹,但实际上,它与《中秋帖》一样,实为北宋后的摹品或伪品。但作为早期的法书用纸,仍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南宋赵希鹊在《洞天清录集》中说:“若二王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盖东晋南渡后,难得北纸。又右军父子多在会稽故也。”他的论断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二王在世时还未出现竹纸,东晋南渡后,北纸实物虽难得,但北纸所用的原料和造纸技术在南方同样使用,主要是麻类。

    唐宋时期的书画用纸,除单一的原料外,还有用混合原料制浆造的纸。如米芾的《高氏三图诗》是麻、楮混料纸,而他的《寒光帖》用的是竹、楮混料纸。这些混合原料纸,旨在兼取诸料之长,改善纸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有的书画家还根据自己的要求,专门在纸坊订制某种混料纸。这种情况,在近代还有发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曾在四川订制过一批竹麻混料纸作画。

    自元明以来,纸料种类繁多,但在书画界仍然流行使用皮料纸,麻纸绝少使用,间或也有用竹纸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没有多大变化。

    (2)古代书法用纸的加工及其形制。

    古代书法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比较理想的艺术效果,常常使用一些加工纸。蜡笺在法书方面,现在所能见到的实物,除敦煌石室的唐代硬黄纸写本外,传世的还有旧题吴彩鸾所写《刊谬补缺切韵卷》。该纸是白色的厚麻纸,双面加蜡,砑光,纤维束少见,可分层揭开,双面书写,是白蜡纸。粉纸是一种涂布纸,在纸表施一层白粉,既可增加白度和厚度,又使纸易受墨。米芾的《苕溪诗》和苏轼的《新岁未获帖》用的就是粉纸。

    米芾在《书史》中还著录有书画用的粉蜡纸。这种粉蜡纸是将填粉与施蜡两种工序同时行之于纸上,为了防止纸在创作过程中走墨或晕染,还要设法阻塞纸面上纤维间的无数细管,不然在画山水、水墨和工笔画时就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所以必须使生纸变为熟纸,最理想的加工方法是砑光、拖浆、填粉和加蜡,还有一种方法是施胶矾。宋代熟纸用的是后一种方法。明清有时加胶矾令纸熟透或有意用生纸作画,与唐宋大不一样,所以作品的风貌也明显有别。宋以后的书画中,还见有用花帘抄造的纸。如北宋初年李建中的《同年帖》,经检验似楮皮纸,浅灰色,帘纹粗0.15毫米,由一大一小的两张纸联成,其中的小纸暗花波浪纹,是早期的暗花纸。米芾的《韩马帖》所用的纸上也有较为复杂的暗纹图案。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李建中的《同年帖》比欧洲最早的水纹纸要早二百多年。此外,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沈辽(1032~1085)的《所苦帖》虽不是水纹纸,纸上却也是呈现波浪纹图案。

    鉴定古代书画用纸,除必须了解纸的原料、制造和加工技术外,还要留心纸的形制变化。纸的形制包括纸的外观形象,诸如颜色、尺幅、厚薄、帘纹、纤维交结、分散和老化程度以及纸病等等。

    古纸的颜色,往往与原料、制造、加工年代远近、保管情况和外界作用等多种因素相关。一般书画用纸大多为本色纸,就是说最初使用的都是白纸。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纸本身一般在时间达五百至千年以上,纸的纤维就会自然老化,部分纤维束被氧化,残存的木素亦被氧化,纸的颜色逐渐变深,由白而至浅黄甚而黄色。如果托裱次数增加,纸上的墨色被多次冲刷,纸面呈灰色间浅黄色,甚至全成灰色,这是自然形成的古色。有的古纸虽纸地是白色,但纸上布满了“寿斑”。做伪的纸经人工熏染,并非自然老化所致,在高倍放大镜下将纸角撕下细看,完全可以辨认出来。就一般情况而言,宋代以前的书画纸普遍都有泛黄、泛灰的颜色,元明清纸则极少见到这种情况,有的白度不减当年。

    历代纸的尺幅也有一定差异,这与当时造纸技术和度量衡制度有关,法书纸尺幅比绘画纸有更大的时代性,汉晋法书直高多在24厘米左右,合当时一尺,如《平复帖》高24厘米。唐五代纸比晋纸略高一些,大约为25厘米~27厘米,相当唐时的一尺,《切韵卷》直高26厘米,《神仙起居法帖》直高27厘米。宋代书画纸尺幅更大,法书纸一般直高30厘米~35厘米。如米芾《苕溪诗》直高30.5厘米,李建中《同年帖》高33厘米,苏轼《人来得书帖》高31.5厘米。宋代还有巨幅皮纸,如辽宁省博物馆藏赵佶草书《千字文》,一纸竟长达三丈余,中无接缝。元明书法用纸横长更大于宋纸。

    唐宋元明书法纸的帘纹由竹条纹和丝线纹两者构成,根据潘吉星先生对近百种古纸帘纹的实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级别:粗纹,每纹宽0.2厘米;中等纹,每纹宽0.15厘米;细纹,每纹宽0.1厘米;特细纹,每纹宽0.05厘米。唐以前的书法纸中,细纹和特细纹少见;宋以后粗纹少见,多为中等纹和细纹,有的宋纸帘纹中丝线间距一般都是有规则的等距离,两纹间相隔1.8厘米~2厘米,只有个别例外。明以后,特别是到了清代,丝纹间距变化不定。

    帘纹还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如福建纸丝纹间距就小于江西纸。由于每个地区的纸帘都是世代相传,约定俗成,从帘纹中鉴别书画用纸的年代和地域,只能从竹条纹的宽度、丝纹间距等形制入手。因此,南宋人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中说“北纸用横帘造纸,纹必横,南纸用竖帘,纹必竖”。这种说法,很不确切,因为从造纸技术角度来看,南北各地的帘纹既有横的,也有竖的,不可能只是南才竖,北才横。

    (3)古代书画用纸的断代。

    古代书画用纸的断代,是文物鉴定中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很久以来存在着对名家作品的摹本或做伪,往往造成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有些搞收藏的人也有意抬高自己作品的身价,找些文人雅士作题跋,弄虚作假。至于内府藏品,往往只要统治者对作品年代一定,就再难提出不同意见。所有这些情况,都为后来的书画断代带来了不少困难。再者,以往鉴定书画,往往主要从作品的书画风格上钻研,而对作品所用纸绢的真伪研究不够,因而有时出现意见分歧而难于定夺,或者从墨迹上看出了破绽,可又提不出什么有科学根据的论据。如果能深入地分析历代书画纸绢,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完全可以为鉴定古书画提供参考意见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书画以纸绢而存在,而纸绢又往往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只要掌握此二性就可以解决纸绢的断代问题。所以鉴别古书画用纸时,应首先考察它的原料成分。晋唐宋三代书画用纸原料,各有异同,即各自的段落很分明,界限比较清晰。晋唐之间的相同点是南北各地均以麻纸为主,所不同的是唐麻纸精于晋麻纸,且唐代已有少量皮纸,晋代皮纸则至今罕见。

    隋唐五代和两宋都有麻纸和皮纸,这是相同点。所不同的是,隋唐绝大部分用麻纸,只有少部分用皮纸,宋代则绝大部分用皮纸,麻纸则绝少使用。如果同是皮纸,宋代皮纸又大大优于唐代皮纸。迄今所见,竹纸用于作书绘画,始于北宋,所以大凡书画以竹纸挥毫而号称晋唐墨迹的,多是宋以后的摹本或伪作;而以皮纸挥毫而旧题汉晋墨迹的,则多是唐以后的摹本或伪制。这是唐宋时期在用纸上的时代性特征。竹纸主要产于江南,楮皮纸南北都有。桑皮纸,北方以河北闻名,南方以浙江著称。这是唐宋时期在用纸上的地域性规律。有趣的是,纸料方面的这些规律性,同样也表现在敦煌遗书和新疆出土的古纸中。

    古代书画用纸因年代远近而老化的程度在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晋唐古纸,大多老化,多次装裱,往往引起纸面自然泛黄和发灰现象。宋纸中也存在这种情况,但程度稍浅些,元明清纸则程度更浅。如果把做伪纸和有年代可查的古纸放在高倍放大镜下对照观察,是完全可以区别出来的。若以真正的古纸作画写字,则还要看它的墨迹和墨色而定。

    借助现代科学仪器,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晋唐宋书画用纸原料及其老化程度,如测定纤维素含量、铜价、耐折度及撕力等,积累实验和统计数据。同时,对历代用墨进行科学研究,找出规律性,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有效的鉴定古纸的科学手段。

    晋唐宋书画用纸的幅面(高度和横宽),是随着造纸术的演进和朝代的交替而有规律地向加大尺码的方向发展的。宋代人所制的巨幅皮纸,唐代人恐怕是难以做到的。明清所制皮纸比宋纸更大。如果一张整幅的书画纸超过1000平方厘米,被称为唐人的作品,就要对它存疑了。再从帘纹来看,晋唐书画纸的竹条纹细纹少见,不见特细纹,宋以后的纸粗纹少见。至于纸的厚度,晋唐纸较厚(唐纸0.07毫米~0.45毫米),宋纸较薄。

    晋唐生纸多以浆捶变成熟纸,也有捶而浆、捶而填粉的,唐纸则还有捶而加蜡的,晋纸中蜡笺少见。宋纸则兼通以上诸法,但出现轻度施胶矾者,唐以前的胶矾纸少见。历史上某种名贵的纸,只在特定时间或特定地点出产。唐硬黄纸多制于初唐至中唐之间,如以硬黄纸作书而称晋人墨迹者,必为唐摹或唐以后的仿本,甚至是伪品。澄心堂纸产于五代南唐的苏皖一带,至北宋已罕见。世所谓以澄心堂纸作书的,实为宋仿澄心堂纸。清乾隆时也有仿品,其后亦有伪品。宋金粟笺产于北宋的浙江,传世者还不能说是罕见,但入清以来便有仿品和伪制。用金粟笺作画写字只能在宋以后,因为北宋金粟笺主要用于大藏经的抄写。金粟笺的仿制品和伪作,通过纸的形制的检验,是可以鉴别出来的。宋和宋以后的法书所用“高丽纸”,是从朝鲜进口的,这种纸多是粗条帘纹、丝纹间距大的厚白桑皮纸,与国产桑皮纸有别。还有古代的精白皮纸,则被人们美称为“蚕茧纸”。

    据说,有的做伪者还将古纸回槽,再行抄造成“还魂纸”,以售其奸。但根据造纸工人的经验,造还魂纸必须掺加适量的新鲜纸浆,而且要用后世的纸帘抄造,这就暴露出其技术上的破绽。历史上某一派书法家,有特殊的用纸爱好和加工习惯。如有人爱用生纸,另有人则爱用熟透的纸。明代董其昌爱用“高丽镜面笺”作书,清代刘墉则好用彩色粉蜡笺。这些情况,对书法鉴定是有用处的。纸的断代对书法鉴定只能起辅助参考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只能断上而不能断下。原因在于前代虽不能用后代的纸作书画,但后人可以用真正古纸挥毫。做伪者有时也喜用古纸。倘若用唐代麻纸作书而号称宋元墨迹的,就要打个问号。如用宋元明皮纸作书,而号称晋人墨迹的,则多半靠不住。如用宋纸伪造宋人书,就是要审视其墨迹和墨色。墨色是新的,显然就会发生矛盾而不攻自破。如果把对书法作品上墨迹的研究和对墨色、纸绢、印章、题跋、著录、装潢、流传及作者历史背景等方面结合起来,肯定会提高书法鉴定的效能和准确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墨与书法

下一篇:砚与书法